首頁 / 觀賞水族圖鑑 / 淡水魚觀賞魚 / 色彩拼盤----彩虹魚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色彩拼盤----彩虹魚
發文日:97/08/17

色彩拼盤----彩虹魚

       早在荷蘭式水草造景風潮席捲本地市場之時,就有種魚深深的吸引著玩家的注意,因為當個體在密植水草間不斷來回穿梭,又隨著光線照射角度不同而散發特殊金屬光澤與艷麗色彩的特徵,其在體型與色彩上所展現有別於加拉辛科與鯉科的特殊魅力,讓當時的水族市場,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飼養並收集這類魚種的風潮。或許因為個體隨種類或品系不同,具有足以代表其間差異的華麗色彩表現,因此不論在英文或中文俗稱中,都以彩虹魚 (rainbow fish) 為暱稱,稱呼這類分布於幾內亞、大洋洲與澳洲境內的特殊魚種。

      早期輸入本地的種類,多以具備一定體型的中型種類為主,而主要原因除了在於這些魚隻多半被飼養於具有較大水量的水草造景缸中,同時與之搭配混養的對象亦多以具有10公分上下體型的慈鯛、鯉科或是加拉辛科為主;例如具有黃藍體色基底的石美人 (Melanotaenia boesemani)、色彩豐富艷麗同時帶有金屬光澤的澳洲美人 (Melanotaenia splendida),或是成熟個體具有優雅曲線的紅蘋果 (Glossolepis incisus) 等,都是當時相當受到市場歡迎的種類。隨後則因為水族市場趨向小型化與精緻化的飼養風氣,因此流行飼養對象,也隨體型差異的表現,而逐漸被諸如珍珠燕子 (Pseudomugil gertudae)、甜心燕子 (Pseudomugil mellis) 或是鑽石美人 (Melanotaenia praecox) 等具有細緻外觀與嬌小型態的種類取代。

      與多數飼養於水草造景缸中,或與許多燈魚一同搭配混養的種類而言,彩虹魚算是個性溫和,同時在飼養上相當容易上手的入門種類;同時牠們對於水質或食物多半沒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在中性左右的水質狀態,不論是投餵冷凍生餌、薄片或顆粒等配合飼料,牠們都能展現相當良好的接受程度。進入生殖成熟階段的個體,雖偶爾會有因為競爭領域或配偶所發生的追逐或誇示行為,不過個體多半僅藉由擺動身體或撐開各鰭向對方傳遞訊息;除不致造成明顯的打鬥傷害外,欣賞個體別緻的鰭式型態,與進入生殖成熟階段所產生的特殊婚姻色,則是欣賞與觀察這類彩虹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趣經驗。

      隨著引進本地市場的種類愈趨多樣,加上不同體型種類間確有其一定的市場需求,因此早在十數年前,本地台南至屏東一帶的觀賞魚繁殖場,便開始嘗試多種類彩虹魚的人工繁殖培育;且由於個體的成熟期短,卵粒直徑大小亦方便人工採集與後續孵化操作,因此不論是體型迷你卻具有誇張型態的燕子美人 (Iriatherina werneri),或是諸如紅美人與藍美人等中型種類,皆有穩定且豐碩的培育成果。由於多數種類在繁殖時會產下具有黏性的沉性卵粒,因此只要在水中投入經綑綁的毛線團,或是栽植部分根系發達浮水性植物,便可在引誘個體及中產卵外,同時方便卵粒的收集與後續孵化處理。

(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