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飼養魚水族箱中,或被認定為觀賞水族中的魚種,多半具有特殊的體型或體色表現,然而雖說如此,卻也有極少數的種類,雖然色彩與相貌平平,但卻以其優異的功能性著稱,例如常見於淡水飼養環境中的小精靈 (Otocinclus vittatus)、飛狐 (Crossocheilos siamensis) 或是青苔鼠 (Siamese algae-eater, Gyrinocheilus aymonieri),便是最好的例子。
許多人在見到這類魚種時,多半會將牠們忽略;而少部分知道可利用牠們來清除缸中藻類或殘餌的飼養者,也經常將牠們誤認為是以垃圾或魚隻糞便為主要食物來源。其實外型修長同時具有特殊口裂形式的牠們,並非天生就是以代謝廢物或殘餌為食,而是為了輔助飼養者進行底床或水族箱環境的管理工作,因此深闇牠們行為、生態與食性的飼養者,便開始在水族箱中飼養牠們,藉由小精靈、青苔鼠或飛狐等魚種,分別以刮食或吸吮為主的攝食方式,加上食物來源多為附著藻類、有機碎屑或生物碎片的特性,讓牠們能為飼養者清除那些不易清理或難以藉由換水、翻動底砂與抽取等方式清除的廢物。
青苔鼠具有一個朝向下方的寬闊口裂,強而有利的吸吮能力也讓牠們經常藉由吸附方式,在環境中靈巧的活動,並刮取分別出現於缸壁、水草葉面或底床上的生物薄層 (biofilm) 或有機碎屑為食。溫和活潑的特性、旺盛的食慾與對不同水質環境優異的適應能力,讓青苔鼠常見於一般水族箱中;因此不論是以栽植水草為主要造景鋪陳的水生植物生態缸,或是南美河產及非洲湖產慈鯛混養缸中,青苔鼠總能盡責的執行飼養者託付的任務,有效清除那些附著於缸壁、葉面與底床上方的藻類與有機碎屑,甚至是飼養者偶爾粗心投入的過多飼料,青苔鼠總能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底床的潔淨與維持飼養環境的穩定。
相對於由南美哥倫比亞或巴西輸入的小精靈或小型異型,或是輸入體型多僅有 3-4 公分的飛狐而言,由東南亞國家經繁殖培育的青苔鼠,不但擁有較佳的穩定性與適應性,同時所有尺寸都相當完備;因此不論是飼養於水草缸中對抗惱人的藻類滋生問題,或是與中大型慈鯛一同混養,青苔鼠總能展現優異的特殊功能。而如果嫌野生色的青苔鼠體色表現過於平淡,不妨還可選擇體色具有花斑或呈現鵝黃色的黃化個體,呈現在維持環境功能以外的欣賞價值。
不過相對於體型嬌小的飛狐或小精靈,本種最大體長可達近 40 公分,因此在放養初期必須妥善規劃,以免發生個體不慎啃咬或誤食魚隻的後果。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