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雙鋸魚 (Amphiproion frenatus) 具有十分獨特的色彩變化。在幼魚階段,個體在眼睛後方除了具有一條醒目的白色線條外,同時體側中央也會有條透著銀白色的橫紋,而這種色彩與條紋特徵,多會持續到個體進入亞成 (sub-adult) 階段。亞成階段的白條雙鋸魚位於體側中央的白色線條會逐漸消褪,取而代之的是彷若果實成熟般的色彩變化,因此常可見到隨著個體體型逐漸增長,原本淺橘的體色,會逐漸轉為明亮的橘紅、血紅直至成魚階段的深赭;由於個體體色變化是以不同深淺與明暗的橘紅色系為主,也因此讓白條雙鋸魚有了番茄小丑 (Tomato Clownfish) 的稱呼。
由於市場對於這類具有溫和性情且色彩表現豔麗的小丑魚接受度極高,因此俗稱番茄小丑或紅小丑的白條雙鋸魚,亦成為人工培育的主要對象;而以人工繁殖方式培育的個體,除了具有特殊的體色表現,同時也讓飼養者在欣賞體長僅有 2-3 公分個體,細膩外型特徵與獨特泳姿外,還能免除以往由東南亞輸入那些經不當採集觀賞魚漁獲,難以長久飼養的困擾。
白條雙鋸魚的飼養管理,與多數海葵魚或小丑魚相同,加上本種對於特定種類的海葵會表現共生 (symbiosis) 行為,因此在水族箱中多半與海葵一同混養。此外牠們對於其他小型珊瑚魚類的接受性都相當高,因此不論是雀鯛、鸚鯛或是底棲性的蝦虎,皆能與其和平相處,營造出缸中一如珊瑚礁環境的自然景緻。此外牠們對於餌料的接受程度相當良好,格外是以人工培育方式獲得的繁殖子代,往往能在移入水族箱飼養後的隔天,便開始接受顆粒或薄片等配合飼料。而若是個體來源以野生採集為主,則不妨先以冷凍豐年蝦 (artemia) 或甫孵化的無節幼蟲 (nauplii) 馴餌,再使其慢慢接受方便投餵的配合飼料。
白帶雙鋸魚的繁殖並不困難,主要的關鍵多在於親種 (broodstock) 的挑選,由於多數種類的小丑魚,雌性與雄性皆存在明顯的體型差異,因此在選擇時建議多加留意。此外由於配對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競爭、驅趕甚至追咬,因此飼養者最好能避免刻意的強制配對,同時應提供配對過程中個體充分的活動或躲避空間才是。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