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臺灣常見的石斑魚 / 主要的養殖石斑魚 / 瑪拉巴石斑魚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瑪拉巴石斑魚
發文日:112/10/20
瑪拉巴石斑 (Epinephelus malabaricus),俗名土斑、青斑,英文名Malabar grouper。外觀體型為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7倍。體色呈淺褐色,有五條微斜之暗色褐帶,帶內有白色斑點分佈,而全身則分部黑色斑點。瑪拉巴石斑很容易和點帶石斑(E. coioides)混淆,主要的差別在點帶石斑的體色呈橘色或紅褐色,且體側斑點也為橘紅色。
瑪拉巴石斑的分布在印度至西太平洋之暖水域,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台灣則是分布在北部、東部及南部海域。棲地相當多樣化,從珊瑚礁區、石礫區、潮池、河口區或泥沙底區皆可看見其蹤跡。肉食性,主要以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為食。
瑪拉巴石斑的人工繁殖技術已經被建立,在1990年代是主要的養殖石斑。野生石斑的捕獲方式則是透過拖網、延繩釣、魚槍或一支釣等漁法捕獲。烹調上以清蒸、清湯風味最佳。
參考文獻:
1. Leu, M. Y., Liou, C. H., & Fang, L. S. (2005). Embryonic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the malabar grouper,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Pisces: Serranida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85(5), 1249.
2. Ruangphanit, N., Boonliptanon, P., & Kongkumnerd, J. (1993). Progress of the propagation and larval rearing of the grouper,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In Seminar on Grouper Culture, Songkla (Thailand), 30 Nov-1 Dec 1993.
3. 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3-11-4) |
|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