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臺灣常見的石斑魚 / 主要的養殖石斑魚 / 橫帶石斑魚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橫帶石斑魚
發文日:97/10/31

中文名:
橫帶石斑魚

學名:
Epinephelus fasciatus

俗名:
石斑、過魚、紅斑、紅鷺鷥、關公鱠、Redbarred rockcod、Scarlet sea bass

介紹:
橫帶石斑魚外觀呈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3倍。體色呈淺橘紅色,具有六條深紅色橫帶;背鰭硬棘間膜之先端具黑色之三角形斑;棘之頂端處,有時具淡黃或白色斑;背鰭軟條部、臀鰭、尾鰭有時具淡黃之後緣。
橫帶石斑魚喜好的棲地為水深4-160公尺處之潟湖、內灣區及沿岸礁石區或石礫區海域。食性為肉食性,以螃蟹、蝦子及小魚為食。 分布區域為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中太平洋各島嶼,北自日本、韓國,南迄澳洲、羅得豪島等。在台灣全臺各地皆可以發現其蹤跡。
橫帶石斑魚為沿岸常見的食用魚種,由於體色特殊,亦被做為觀賞魚在水族館展示。捕獲方式為一支釣、魚槍或流刺網。烹調方式以煮湯味道最佳。

 

參考文獻:

Kawabe, K., & Kohno, H. (2009).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larval and juvenile blacktip grouper, Epinephelus fasciatusFisheries Science75, 1239-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