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石斑魚簡介 / 石斑魚簡介 / 石斑魚簡介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石斑魚簡介
發文日:111/07/14
石斑魚為暖水性魚類,分布於全球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種類繁多,全世界約有400種,臺灣有紀錄為117種。其中老鼠斑 (Epinephelus altivelis)、瑪拉巴石斑 (E. malabaricus)、點帶石斑 (E. coioides)、鞍帶石斑 (E. lanceolatus)、棕點石斑 (E. fuscoguttatus)、褐石斑 (E. bruneus)、藍身大斑石斑 (E. tukula)、赤點石斑 (E. akaara)、玳瑁石斑 (E. quoyanus)及鱸滑石斑 (E. tauvina)等,皆為高經濟海水養殖石斑魚種,因石斑魚售價高、環境耐受力強,某些種類成長快速而成為臺灣重要的海水養殖魚類。臺灣目前大宗的養殖種類為鞍帶石斑與棕點石斑的雜交種 (E. fuscoguttatus x E. lanceolatus),俗稱龍虎斑或珍珠龍膽,另外還有點帶石斑及鞍帶石斑。
臺灣於1982年起開始有業者與研究機關合作培育石斑魚苗,業者自香港引進石斑魚受精卵及剛孵化的仔魚,在水產試驗所東港分所 (今東港生技研究中心)培育了300多尾魚苗。此後,民間養殖業者,自澎湖購入天然石斑魚之人工受精卵及剛孵化仔魚,在魚塭內成功培育了數百尾至數萬尾魚苗,開啟了臺灣石斑魚養殖事業。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