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蔥秘訣 / 栽培篇 / 栽培管理要點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栽培管理要點
發文日:97/10/28

整地

整地前先施用基肥,用耕耘機拌入土中混合均勻,然後用培土機(曳引機)做畦。地勢較低窪、排水不良,畦高宜較高;地勢較高、排水良好者,畦高可較低。做畦後畦面上覆蓋稻草,可以防止雜草滋生、冬季可保溫、夏季兼可降低土溫,減少水分流失,防止土壤被雨水沖刷。

定植

選擇無病蟲害且生長強健之種苗1、2根,勿切除蔥葉,修剪掉根,每穴種植2至3支,種植株距20公分。種植時用植蔥器插入畦面開穴,深度與蔥白長度相同。夏天溫度高時植穴宜淺,約15公分即可,秋冬溫度低時植穴可深達20公分。種植時應選擇陰天或陽光較弱之天氣,以減少陽光直接曝曬,提高成活率。蔥苗植入穴中後不必填土壓實,一方面可省工,另方面可避免根部或蔥苗遭擠壓而受傷。

土壤及施肥管理

定植後每隔約20日施追肥一次共約四次。青蔥根部非常怕浸水,如遇豪雨,應注意排水,否則發育不良,甚至腐爛死亡。青蔥忌連作,同一塊土地連續栽種三次後即需另覓地區種植,否則病蟲害將會日趨嚴重,產量下降。

病蟲害防治

青蔥主要病害為疫病、軟腐病、紫斑病、菌核病及銹病,主要害蟲則為甜菜夜蛾、潛蠅、薊馬等。正確且適時施用農藥,可收防治效果,使植株健壯,產量品質均不受影響。

採收後處理

分株繁殖的青蔥收成日數約需70-90天,田間採收時應避免太陽直射高溫時進行。採收時,握住蔥白,鬆動土後,才施力拔起。

採收後須以清潔的水清洗,去除老葉、受傷葉及土塊,若以污染之水源清洗,不但無法清洗乾淨,反而增加雜菌感染率影響安全。清洗後宜儘速以冰水預冷,快速除去田間熱,以減緩呼吸、蒸散作用,保持青蔥之翠綠與鮮嫩。

集運時利用紙箱包裝,可以減少青蔥之擦壓傷,同時藉由紙箱印刷,可標示產地,建立品牌。長途運送或貯藏應採取低溫處理,以抑制青蔥代謝作用,維持新鮮,調整市場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