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蔥秘訣 / 病蟲害防治 / 蔥紫斑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蔥紫斑病
發文日:98/05/04

蔥紫斑病

病原菌 :

Alternaria porri (Ell.) Cif.

英名:

Purple blotch

本病原菌可危害蔥,發病於葉及花梗,被害葉初呈淡褐色小型病斑,漸擴大成紡錘形,後稍凹陷為暗紫色紡錘形病斑,邊緣為淡紅色~淡紫色,上下兩邊均黃化。在病斑上產生黑色黴狀物之同心輪。病斑部位常因呈帶狀乾枯,易由此部位折斷。病斑上產生許多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可經由空氣傳播,尤其在下雨期,孢子在罹病品種之組織上,經由氣孔或直接由表皮侵入,病徵出現於侵入後之第1~第4天,第5天即可產生分生孢子,若氣候適合則第二代的分生孢子即可形成。

本病原菌可在種子內存活,亦可以菌絲和抱子在寄主殘餘物內存活。需有雨水或持續性露水期才能侵入植物組織和繁殖。生長溫度範圍極廣,介於8~34℃,但以25℃為較適溫,90%為最適相對濕度。

防治方法:

種植後遇長期陰雨多霧時易發病,可施用23%亞托敏水懸劑3000倍、50%及23.7%依普同1000倍、44.2%克收欣水懸劑2500倍或45%甲鋅保粒素可濕性粉劑500倍防治,其施用方法及時間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