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風土適應: 蔥對溫度適應性依品種而有顯著不同情形,有夏季生育而冬季休眠之夏蔥型,及冬季不休眠之冬蔥型兩類。一般種子發芽溫度範圍很廣,以15℃~30℃最適宜。土壤以黏質壤土最佳,葉蔥類在土層較薄土地仍能適應,大蔥必須在土層深厚,保水及排水良好件下才能生產品質良好之產品。PH以5.7-74為宜。
 | 
                      
                        | 二、 | 種植時期: | 
                      
                        |  | (一) | 麥蔥類:1-3月播種,約45-60天可定植。 | 
                      
                        |  | (二) | 大蔥類:8-10月播種,約80-90天可定植。 | 
                      
                        | 三、 | 栽培方法: | 
                      
                        |  | (一) | 整地: | 
                      
                        |  |  | 1. | 育苗床: 麥蔥撒播或條播均可,大蔥以條播為宜。基肥全面撒施後整地耙平,作成育苗床。條播時以18-20公分齒距之耙,耙成條溝,播種發芽後再行
                        間拔至株距4-5公分。
 | 
                      
                        |  |  | 2. | 本田: 栽培葉蔥類,整地前基肥撒施田面,然後耕犁耙平作畦,畦寬1.35公尺(含畦溝)。栽培大蔥類需培土軟化蔥白,基肥以條施為宜,整地後按行距90公分開深約20公分的溝,基肥施於溝底與土壤混合後,再定植蔥苗。
 | 
                      
                        |  | (二) | 定植: | 
                      
                        |  |  | 1. | 葉蔥類: 可採橫行栽植,行距20公分,株距18公分,每穴植2-3株苗。九條蔥通常用分株法,每穴植2-3枝苗。
 | 
                      
                        |  |  | 2. | 大蔥類: 掘起之苗應大小分級,同等大小之苗植在同一區,株距12公分,苗靠溝之一側垂直栽植,寒冷季節植於向陽一側,溫暖季節植於背陽一側,覆土少許,用腳踏實,再少量澆水。
 | 
                      
                        |  | (三) | 管理: | 
                      
                        |  |  | 1. | 培土: 大蔥類需軟化蔥白,於根部漸次培土,助其向上生長而不至肥大,培土不可過早,最好於定植1個月以後進行,初次培土通常將另一邊之鬆土培入溝內,填平植滿,以後每2-4週培土一次,連續3-6次,陸續培成高畦為止,每次培土厚度至最下葉基部為準,配合追肥施用可節省勞力。
 | 
                      
                        |  |  | 2. | 除草: 發生雜草應及時除去。
 | 
                      
                        |  |  | 3. | 水分調節: 連續晴天應酌量灌水,土壤經常維持濕潤狀態,降雨時應即予排水。
 | 
                      
                        |  | (四) | 採收: 蔥之採收視生育、軟白狀況而定,及配合市價變動調節,葉蔥類可分株或整株採收,大蔥類則蔥白充分嫩白時採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