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栽培A祙角 / 病蟲「棗」上門 / 病害-輪斑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病害-輪斑病
發文日:98/10/06
病原菌:Cristulariella pyramidalis Waterman and Marshall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220頁。台中。297頁。)
病徵:
秋冬季葉上產生褐色大型病斑有灰色輪紋,低溫時病斑兩面著生白色至淡黃褐色、錘形、桑椹狀或聖誕樹狀之分生孢子束。被害葉易脫落,落葉上產生2~3公厘不整形暗色之菌核。
(陳昱初。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124頁。葉瑩編。)
發病生態:
本菌寄主範圍廣泛,鄰近雜草均可被害,氣溫16~
(陳昱初。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124頁。葉瑩編。)
防治方法:
一、
棗樹開花後,經常巡視果園,如發現少數病葉時,應即輕輕摘取置入紙袋或塑膠袋中,就地燒燬。
二、
果園及附近雜草,應注意清除。
三、
在不影響果實發育情況下,減少病區灌水。
四、
果實採收後之落葉殘枝,應集中燒燬。
五、
藥劑防治:
請參考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220頁。台中。297頁。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