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烏魚養殖 / 養殖技術 / 混養式養殖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混養式養殖
發文日:98/09/09
混養式養殖:混養式養殖為最近極為流行的養殖方法,我國烏魚養殖業者,自古就採用此種方式把烏魚與其他魚種混養,而事實也證明,烏魚本身確實極為適合於混養式養殖,它不太競食飼料,甚至善於撿食其他魚種殘餌,而且絕不攻擊其他魚種。
在以色列,使用4~6公噸中型魚池,以機械化給餌機定時自動給餌,飼養鯉魚時同時混養烏魚或吳郭魚而得理想結果。因為烏魚在以色列價值頗高,故一般在此類放養鯉魚池中以500~800尾/公頃密度混養隔年烏魚幼魚(30~70公克),至120~150天後即可達400~700公克,活存率高,上市價格又好,極適合於經濟的養殖法。
在日本,將烏魚與鯉魚、鰻魚混養,除了多投米糠外,不特別為烏魚投下飼料,亦能達成平均50%活存率,平均體重為94公克,增重倍率約為130倍。至於適當放養密度,則因混養種類不同,各放養池水質,底質等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建議在800尾/公頃以下為宜,但,最近由於設備改良,技術提高,已能提高放聲密度至1200尾/公頃以上。
在台灣,通常混養烏魚和草蝦於養殖虱目魚的魚塭,所投飼料係以米糠,大豆等作為虱目魚補充飼料,烏魚視為副產品,可惜一向缺少記錄。
烏魚養殖目前仍以混養方式最為受人重視。為了有效利用天然餌料,充分利用空間,混養確是有利的飼育方法。另外,收獲時不至膩於單種乏味,亦為養殖業者生活藝術之一。尚有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例如:
(1)判斷單位面積所能容納最高放養密度, 以免超越混養所能發揮利點所限。
(2)探求不同品種混合時最適混養比例,譬如新進改投人工飼料池就比僅靠舊式培育底藻池,可增加烏魚放養尾數,而且也長得快。
(3)查知各不同種類混養時的最適鹽分濃度 ,例如和鯉魚、鯽魚混養時,絕不能超過0.67%鹽分,否則因超過鯉、鯽所能忍受鹽分界限,最後只有烏魚活存而失去混養意義。必須盡量控制使鹽分低於0.3%為宜。又例如和虱目魚、草蝦混養時,則因都屬於廣鹽性,只要慢慢馴化,則淡水或海水均可成功地養成。然而就烏魚本身而言,由東港分所進行試驗結果得知,在海水或半淡鹹水飼育烏魚遠比在淡水飼育有較好的成績,海水中飼育者活存率達94%換算1甲地可收7公噸;半淡鹹水活存率為88%,1甲地可收6.6公噸;淡水者活存率最低,為74%,換算,1甲地僅收穫5.9公噸,死亡率較高,因此總生產量較低,但唯一長處為活存下來的魚,體型較大,平均體重較比海水或半淡鹹水飼養者為重。上述試驗投予以魚粉20%,米糠30%,酵母40%,麵粉10%,添加Vit.E 8毫克/公斤所配合成的人工飼料。
在以色列,使用4~6公噸中型魚池,以機械化給餌機定時自動給餌,飼養鯉魚時同時混養烏魚或吳郭魚而得理想結果。因為烏魚在以色列價值頗高,故一般在此類放養鯉魚池中以500~800尾/公頃密度混養隔年烏魚幼魚(30~70公克),至120~150天後即可達400~700公克,活存率高,上市價格又好,極適合於經濟的養殖法。
在日本,將烏魚與鯉魚、鰻魚混養,除了多投米糠外,不特別為烏魚投下飼料,亦能達成平均50%活存率,平均體重為94公克,增重倍率約為130倍。至於適當放養密度,則因混養種類不同,各放養池水質,底質等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建議在800尾/公頃以下為宜,但,最近由於設備改良,技術提高,已能提高放聲密度至1200尾/公頃以上。
在台灣,通常混養烏魚和草蝦於養殖虱目魚的魚塭,所投飼料係以米糠,大豆等作為虱目魚補充飼料,烏魚視為副產品,可惜一向缺少記錄。
烏魚養殖目前仍以混養方式最為受人重視。為了有效利用天然餌料,充分利用空間,混養確是有利的飼育方法。另外,收獲時不至膩於單種乏味,亦為養殖業者生活藝術之一。尚有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例如:
(1)判斷單位面積所能容納最高放養密度, 以免超越混養所能發揮利點所限。
(2)探求不同品種混合時最適混養比例,譬如新進改投人工飼料池就比僅靠舊式培育底藻池,可增加烏魚放養尾數,而且也長得快。
(3)查知各不同種類混養時的最適鹽分濃度 ,例如和鯉魚、鯽魚混養時,絕不能超過0.67%鹽分,否則因超過鯉、鯽所能忍受鹽分界限,最後只有烏魚活存而失去混養意義。必須盡量控制使鹽分低於0.3%為宜。又例如和虱目魚、草蝦混養時,則因都屬於廣鹽性,只要慢慢馴化,則淡水或海水均可成功地養成。然而就烏魚本身而言,由東港分所進行試驗結果得知,在海水或半淡鹹水飼育烏魚遠比在淡水飼育有較好的成績,海水中飼育者活存率達94%換算1甲地可收7公噸;半淡鹹水活存率為88%,1甲地可收6.6公噸;淡水者活存率最低,為74%,換算,1甲地僅收穫5.9公噸,死亡率較高,因此總生產量較低,但唯一長處為活存下來的魚,體型較大,平均體重較比海水或半淡鹹水飼養者為重。上述試驗投予以魚粉20%,米糠30%,酵母40%,麵粉10%,添加Vit.E 8毫克/公斤所配合成的人工飼料。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