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賞心悅目樹種 / 常見行道樹及景觀林木 / 相思樹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相思樹
發文日:98/09/11

別稱:相思仔、台灣相思
科名:含羞草科(Mimosaceae)
型態特徵:常綠喬木,樹皮灰褐色,老齡稍粗黑。幼苗之初生葉為羽狀複葉,其後長出者為由葉柄變化而來的假葉。假葉互生。全緣,披針形而略作鐮刀狀彎曲,平行脈3~8條。頭狀花序單生或2~3朵簇生葉腋,金黃色,有微香。莢果扁平、線形,成熟時為紅褐色、開裂,含種子4~10粒,種子卵圓形,黑色有光澤。
分布:全島平地至海拔600公尺之山麓丘陵地區。常見於次生林及開曠地區,台灣已曾廣泛造林。恆春半島常成純林。
物候:相思樹開花結實期因氣候之寒暖而有遲早之別,一般於4~6月開花。種子成熟期則南部在7~9月間,而以7月下旬最盛;北部則要至9~10月間才能充分成熟。
生長條件:產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地區。常見於次生林及開曠地區,台灣已曾廣泛造林。有根瘤菌共生,故根系具固氮作用,對土壤之適應力強,pH值3~10均能生長,能抗旱、抗風,亦是台灣海拔500m以下最常見之原生樹種。
用途:相思樹對氣候的適應性頗大,又由於根部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氣中游離氮素,因此能生長在貧瘠乾燥之地,且有改進土壤之效,故為荒山造林之重要造林樹種。木材可供車輛、軸承、農具、坑木、枕木、船具、建築等用途,並為良好之薪炭材。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林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林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