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產銷館 / 產銷達人 / 產業生力軍-蔡銘峰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產業生力軍-蔡銘峰
發文日:98/09/17

民國 91 年至 92 年期間,國內落花生產業因產銷失衡價格跌至谷底,使落花生農無法獲得應有之利潤,連帶的衝擊了脫殼花生產業。返鄉協助家族事業的蔡銘峰,即利用所學的企管專長,試圖改善經營狀況,並從落花生加工產品著手。
取得全國第一張落花生產銷履歷
蔡銘峰深切體會到優質的產品不會孤單,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唯有從作物生產、採收、加工等每個環節確實掌握。然而對原非務農的他,從一開始的落花生栽種就是個難題,在父親的鼓勵下, 94 年加入北港鎮農會輔導成立的雜糧產銷第二班並擔任班長,透過農業知識吸收及班組織協助,又在本場楊靄華研究員的輔導下,試種台南 14 號品種落花生,朝生產具有產銷履歷的落花生目標邁進。
初期的推動溝通就讓蔡銘鋒碰到許多挫折,在楊研究員不斷的鼓勵,加上產銷班顧問謝明拴的技術支援下,先以 8 分地進行產銷履歷實驗 試作,明確的紀錄播種、施肥、用藥等 相關項目,有了成績也獲得班員肯定, 95 年結合其他 9 名班員,一舉將面積擴增至 5 公頃 ,並於 96 年取得全國第一張落花生產銷履歷驗證,目前班員也增加至 23 人,種植面積達 15 餘公頃。
有了落花生產銷履歷認證的加持,所生產的落花生屢創外銷佳績,提供安全、安心、健康的落花生加工品,亦獲得消費者的肯定與認同,總銷售量的百分之五十是由消費者口耳相傳而自行前來購買,就是最好證明。
蔡銘峰對落花生的真情自然表露無遺。他說吃落花生的好處,就如俚語說的「呷土豆,活到老老老」、「花生又名長壽果」。
蔡銘峰認為農業不能再走傳統路線,從事農業也不能抱有上下班的心態,必須以企業化經營模式發展,全心投入,不怕辛苦,不斷的上課學習新知才可跟上時代的腳步,農產品產銷履歷認證是世界必然趨勢,也是農產品對消費者提供安全、安心的保障。
( 原刊載:台南區農情月刊第 158 期 98 年 8 月 )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