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紋夜蛾 (Cabbage  
                    looper) 學名:Trichoplusia  
                    ni Hubner 生態習性:銀紋夜蛾(Trichoplusia 
                    ni Hubner)行走如尺蠖狀,又名擬尺蠖。幼蟲食性雜,普遍發生,但密度不高,屬偶發與區域性。一般農民以藥劑在防治其他夜盜蟲類時,擬尺蠖亦可收防治之效果。
 年發生5~6世代,成蟲將卵粒散產於葉片上,孵化後幼蟲在葉背或心葉啃害葉肉成孔,只留單面表皮膜。幼蟲生長後日間潛伏於梢部捲葉內或葉背,至黃昏後出現,由葉緣啃食危害,老熟幼蟲在葉背作橢圓形白色薄繭化輀。在落花生生育初期常見幼蟲危害,以春作之落花生園密度較高。田間密度高時常可見幼蟲被寄生蜂寄生之情形。
 形態:
                     
                      
                        | 卵: | 饅頭狀,淡綠色,散產於葉背或植株上,長0.5公厘。 |  
                        | 幼蟲: | 淡綠色至綠色。胴部自背面第二節以下有四條白色之細縱線,略呈波狀,體自前端至後端逐漸肥大。第三、四腹節無腳,腹足僅三對,故步行如尺蠖蟲。氣門白色橢圓形,體長三十公厘。 |  
                        | 蛹: | 頭及胸部黑褐色,體赤褐色。小顎末端,突出於第五腹節,觸角達中尾端圓筒形略突出,其末端有長形之鉤狀尾刺二支。體長十五公厘。 |  
                        | 成蟲: | 體及前、後翅暗褐色,後翅基部淡色,觸角絲狀,外緣及緣毛暗褐色,後翅緣毛白色前翅中央部有小形腕狀屈折之銀紋。 |  危害狀:幼蟲在落花生之新梢或嫩葉,啃食成孔。老熟幼蟲在葉上作橢圓形之白色薄繭,而化蛹其中。
 防治方法:落花生園之擬尺蠖危害植株茂盛之幼嫩期,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及番茄夜蛾時可兼防治擬尺蠖。
 (葉忠川,1996,植物保護圖鑑系列第7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