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絹病
果莢黑斑病
冠腐病
根瘤線蟲
黃化扇斑病毒病
條斑病毒病
斑紋病毒病
葉斑病
葉燒病
銹病
簇葉病
|
葉斑病 (Leaf
spot)
病原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 (Hori) Jenk(褐斑病)
Mycosphaerella berkeleyii Jenk. (黑澀病)
病 徵:
褐斑病比黑澀病較早發生,葉片上初生黃褐色圓形之小斑點漸次擴大,表面呈淡褐色,葉反面則為紅褐色至黑色,邊緣有明顯之黃色暈環。黑澀病之病斑,上下表面均呈黑褐色並生有黑色小粒,邊緣並無黃色暈環。
發病生態:
本病可藉病葉及空氣傳播
防治方法:
任選下表一種藥劑防治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
次施藥量
|
稀釋倍
數(倍)
|
施 藥 方 法
|
注 意 事 項
|
40%四氯異苯水懸劑 |
1.7公升 |
700
|
發病初期開始施藥,以後每隔7~10天施藥一次,連續四次。 |
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
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 |
3公斤 |
400
|
本病於秋作較易發生,播種以後,如發現罹病時應即行施藥一次,以後每隔10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四次。 |
|
80%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 |
3公斤 |
400
|
|
|
75%四氯異苯可濕性粉劑 |
1.5公斤 |
400
|
|
1. 施藥時應噴於葉片上下兩面。
2. 施藥時應加展著劑「Total watt」1,000倍。
|
(1998植保手冊第96頁)
|
|
|
褐斑病病徵 |
|
黑澀病病徵 |
(陳哲民,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22頁) |
|
(陳哲民,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2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