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病蟲害與肥培 / 病害防治 / 葉斑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葉斑病
發文日:104/03/26
A.褐斑病《Brown leaf spot, Early cercospora spot,Early leaf spot》
病原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Hori)Jenk
B.黑澀病《Leaf spot, Late cercospora spot, Late leaf spot》
病原菌:Mycosphaerella berkeleyii Jenk.
褐斑病比黑澀病較早發病,落花生葉片初期產生小型壞疽斑,隨病勢進展逐漸擴大,表面呈現黃至暗褐色斑點,病斑大小為1~10公厘,通常有黃色暈環,背面則為紅褐色至黑色。黑澀病病斑上下表面均呈黑褐色,邊緣暈環不明顯或無暈環,病斑背面有明顯黑色小點。病原菌除可危害葉片外亦可危害葉柄、托葉及莖等部位。嚴重時造成提早落葉,對植株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
防治方法:
(1)參考下列藥劑擇一輪替使用:40%四氯異苯腈水懸劑、80%錳乃浦可溼性粉劑、80%鋅錳乃浦可溼性粉劑、75%四氯異苯腈可溼性粉劑、75%四氯異苯腈水分散性粒劑、47.5%鋅錳乃浦水分散性油懸劑、48.9%四氯福多寧水懸劑,使用方法詳見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acri.gov.tw/wSite/ct?xItem=3691&ctNode=333&mp=11
病原菌:Mycosphaerella arachidicola(Hori)Jenk
B.黑澀病《Leaf spot, Late cercospora spot, Late leaf spot》
病原菌:Mycosphaerella berkeleyii Jenk.
褐斑病比黑澀病較早發病,落花生葉片初期產生小型壞疽斑,隨病勢進展逐漸擴大,表面呈現黃至暗褐色斑點,病斑大小為1~10公厘,通常有黃色暈環,背面則為紅褐色至黑色。黑澀病病斑上下表面均呈黑褐色,邊緣暈環不明顯或無暈環,病斑背面有明顯黑色小點。病原菌除可危害葉片外亦可危害葉柄、托葉及莖等部位。嚴重時造成提早落葉,對植株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
防治方法:
(1)參考下列藥劑擇一輪替使用:40%四氯異苯腈水懸劑、80%錳乃浦可溼性粉劑、80%鋅錳乃浦可溼性粉劑、75%四氯異苯腈可溼性粉劑、75%四氯異苯腈水分散性粒劑、47.5%鋅錳乃浦水分散性油懸劑、48.9%四氯福多寧水懸劑,使用方法詳見植物保護手冊:http://www.acri.gov.tw/wSite/ct?xItem=3691&ctNode=333&mp=11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