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阿草快報 / 打草驚蛇 / 地區利基性草種評估與生產利用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地區利基性草種評估與生產利用
發文日:108/02/22

地區利基性草種評估與生產利用

國內的牧草生產量不足,導致酪農戶對進口草料的依賴甚深,而各區域皆有其氣候特性,評估各地區利基性草種及確立其栽培模式,將可善用當地資源,有助形成地產地銷的區域循環。二期作栽培以甜高粱為主,在3個地區的產量以台南地區最高達每公頃68,084公斤,而台東地區每公頃33,556公斤的產量最低,而葉莖比以彰化地區的27.9%最高,而台南地區的17.5%最低。雖然台東地區種植期間遭受颱風災害,造成產量受損,但因高粱抗災性強,可減少無收穫情形發生。

冬季裡作栽培以普通燕麥 (Avena sativa L.)為主,燕麥品種”swan”及”saia”在不同割期試驗時,兩者皆會隨著收穫日期的延後,植株高度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而在鮮重部分也有相同的趨勢,越晚收穫產量越高,但成熟度卻呈反向,越晚收穫成熟度越高,但芻料品質就較為降低。各區域皆有其主要作物,如中部地區為一期水稻、南部為裡作青割玉米、東部為二期稻作,故在評估各地區利基性草種及確立其栽培模式時,須將主要作物及氣候條件納入考量,經綜合評估後,各地區作物生產的總生育日數介於285日至295日之間。(陳勃聿、梁世祥、顏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