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白菜穴盤育苗四部曲 / 小白菜穴盤育苗四部曲 / 夏季小白菜穴盤育苗技術—穴盤育苗「四部曲」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夏季小白菜穴盤育苗技術—穴盤育苗「四部曲」
發文日:106/04/17
圖文:張簡秀容
炎炎夏季,中午時間的強光高溫,造成作物生長環境的蒸發散量大,導致植株葉片蒸散作用大於根部吸水作用,葉片因而呈現暫時性萎凋,此現象在中午之後,隨著太陽輻射減弱又慢慢恢復。此種因環境逆境而引發作物水分生理不平衡的日變化情形,在自然環境下是一種常態。但是,在小白菜穴盤育苗過程中,若發生這種現象,情況輕者葉片黃化,嚴重者則落葉枯萎。針對這種現象,除大量澆水之外,經常見到的是採用黑色遮光網降低環境蒸發散量,期以防止葉片發生暫時性萎凋。雖然,葉片暫時性萎凋獲得改善,但是幼苗品質並沒有隨著提昇,反而引發幼苗產生許多生長障礙。例如幼苗子葉或葉片黃化脫落、莖葉徒長與倒伏等,除此之外,葉片大而薄,莖葉脆弱,根系不飽滿等等諸多不健康的表癥。這樣的幼苗,在進行移植作業時容易受傷甚或折斷,移植到田間之後,相同的必須面臨夏季田間生育環境的高溫炎熱逆境,尤其是田間蒸發散量大的問題。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許多脆弱的幼苗在移植初期因而死亡,致移植成活率降低。本文依小白菜種子與幼苗生理特性,述種子處理及在育苗過程不同階段的因應方針,借此改善夏季强光高溫期間容易發生的生長障礙,就可輕輕鬆鬆的育成健康壯碩的小白菜穴盤苗。
一、種子處理
穴盤育苗在播種前的種子處理經常被怱略,因為從種子處理到發芽這段期間的吸水與酵素代謝過程極其複雜,是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也因此往往不被重視。種子處理的意思是在種子播種前的措施,如浸種與環境控制等作業,其目的為促進種子萌芽。種子處理最簡易的方法為浸種,將種子直接浸泡在流動水中一段時間之後,取出種子將水瀝乾後再進行播種,小白菜種子的浸種時間約2小時。
種子浸種措施可提高種子發芽率與發芽整齊度,以及縮短發芽時間,是穴盤育苗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提昇穴盤育苗產業生產效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在穴盤育苗產業上,種子處理是育苗成功的首要關鍵,尤其是在夏季強光高溫環境下務必要進行,否則種子發芽率降低,發芽不整齊,不但影響育苗成功率,亦增加育苗成本。然而,種子經浸種之後,種子吸水進行水化作用是不可逆的代謝反應,換句話說,經浸種的種子若沒有即刻播種無法再貯存。再者吸水後的種子很脆弱容易受傷,也因此自動化播種至目前仍無法使用浸種的種子,在自動化育苗產業上是美中不足之事。
二、穴盤育苗管理
穴盤育苗是一項精細的管理作業,從種子處理開始,接著進行播種,迨種子發芽後,將其移置陽光充足的育苗室,等待子葉出土,然後接續本葉成長期不同階段的水養分管理作業。這是一連串的動態過程,各個生育階段緊密相連,在生理上,其每一個生育階段所需求的環境條件與水養分不同,在管理上,則必須因應其各個階段的生理特性而加以調節環境與水養分。因其每一個階段的生理特性不同,對環境條件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水養分管理亦因之而異。瞭解這些過程的生長生理特性,與其所需求的環境條件,加以調節水養分管理方法,就能如意的掌握穴盤育苗管理。
本文依據小白菜穴盤幼苗各個生育階段的生長生理特性,將其區分為四個階段,稱之為小白菜穴盤育苗「四部曲」。第一階段是從播種至初生根突破種皮(亦就是所謂的發芽)。第二階段為種子發芽之後,下胚軸伸長,頂芽突出介質,子葉展平。第三階段是本葉(真葉)的生長發育。第四階段為幼苗移植期。
(一)第一階段
小白菜種子經浸種處理後播種,再充分澆水,即完成播種作業。將完成播種的穴盤堆置在黑暗通風的環境中等待發芽,堆置時間依栽培品種而異,需10-12小時,發芽適溫23-25℃,介質維持高濕度。
適合種子發芽的環境設施,常見的有催芽室可調控溫濕度與光度。若無催芽室設備,可採用簡易保護措施,地點選擇在室內,將播種完成的穴盤交互堆疊,堆疊穴盤的上下方不可密閉,讓空氣流通,再覆蓋黑色塑膠布或抑草蓆,即完成簡易的催芽作業。其缺點為環境的溫濕度無法調控,隨著自然環境而變化,種子發芽的時間亦隨著變動,但亦可以達到催芽的目的。
(二)第二階段
當種子發芽後,迅速將其從黑暗的催芽環境移置陽光充足的育苗室,等待子葉出土。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完成子葉出土生長階段,幼苗的下胚軸短又壯,是生產矮壯幼苗的要點之一。種子在黑暗環境下發芽之後,若延遲將其移至陽光充足的育苗室,讓子葉出土生長階段在黑暗環境下進行,則造成下胚軸徒長,將影響後續的生長發育與管理作業,降低幼苗品質。
穴盤育苗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種子發芽與子葉出土生長期,其生育階段的環境條件完全不一樣,若不加以注意,即讓下胚軸徒長,徒長的下胚軸很脆弱,稍有不慎即有折斷的危險。請務必細心調節種子發芽與子葉出土生長期的生育環境,以利往後成長期的生長發育。
(三)第三階段
穴盤育苗第三階段是幼苗本葉(真葉)的生長發育期,其管理重點為水分與養分。在本葉生長時期,隨著葉片數目的增加與葉面積的增大,其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與營養需求量亦隨著增加,過與不及均不利於幼苗的生育。若水養分管理不當,幼苗根的發育與吸收功能將受影響,亦影響其莖葉的正常發育。在幼苗生育期間維持介質中的水分平衡,避免忽乾忽濕,影響根的發育與吸收功能。隨著幼苗本葉的發育而逐次增加肥料濃度與施肥量,而肥料種類以氮素含量較低的配方為宜,以減緩幼苗莖葉的生長速率。幼苗本葉期1-2片時,可選用N-P2O5-K2O=15-10-30即溶複合肥料稀釋2,000倍施用,本葉期2-3片時,稀釋濃度為1,500倍。
(四)第四階段
穴盤育苗第四階段是幼苗移植期,本葉2-3片,此時期的根系飽滿,移植後對水養分吸收能力強,移植成活率高。若未能即時移植,因穴格的容積與空間有限,其根系發育將受限制,根部產生褐化現象,並降低其對水養分吸收效率。再者,地上部幼株亦因生長空間不足,子葉與本葉漸漸的黃化脫落,形成所謂的老苗,嚴重則降低移植成活率。
以上穴盤育苗技術的管理作業,要瞭解的是在其不同生育階段的環境條件需求,以及水養分管理方法,適當的補充水養分,就能輕輕鬆鬆的育成健康的穴盤苗。
炎炎夏季,中午時間的強光高溫,造成作物生長環境的蒸發散量大,導致植株葉片蒸散作用大於根部吸水作用,葉片因而呈現暫時性萎凋,此現象在中午之後,隨著太陽輻射減弱又慢慢恢復。此種因環境逆境而引發作物水分生理不平衡的日變化情形,在自然環境下是一種常態。但是,在小白菜穴盤育苗過程中,若發生這種現象,情況輕者葉片黃化,嚴重者則落葉枯萎。針對這種現象,除大量澆水之外,經常見到的是採用黑色遮光網降低環境蒸發散量,期以防止葉片發生暫時性萎凋。雖然,葉片暫時性萎凋獲得改善,但是幼苗品質並沒有隨著提昇,反而引發幼苗產生許多生長障礙。例如幼苗子葉或葉片黃化脫落、莖葉徒長與倒伏等,除此之外,葉片大而薄,莖葉脆弱,根系不飽滿等等諸多不健康的表癥。這樣的幼苗,在進行移植作業時容易受傷甚或折斷,移植到田間之後,相同的必須面臨夏季田間生育環境的高溫炎熱逆境,尤其是田間蒸發散量大的問題。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許多脆弱的幼苗在移植初期因而死亡,致移植成活率降低。本文依小白菜種子與幼苗生理特性,述種子處理及在育苗過程不同階段的因應方針,借此改善夏季强光高溫期間容易發生的生長障礙,就可輕輕鬆鬆的育成健康壯碩的小白菜穴盤苗。
一、種子處理
穴盤育苗在播種前的種子處理經常被怱略,因為從種子處理到發芽這段期間的吸水與酵素代謝過程極其複雜,是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也因此往往不被重視。種子處理的意思是在種子播種前的措施,如浸種與環境控制等作業,其目的為促進種子萌芽。種子處理最簡易的方法為浸種,將種子直接浸泡在流動水中一段時間之後,取出種子將水瀝乾後再進行播種,小白菜種子的浸種時間約2小時。
種子浸種措施可提高種子發芽率與發芽整齊度,以及縮短發芽時間,是穴盤育苗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提昇穴盤育苗產業生產效能的有效方法。因此,在穴盤育苗產業上,種子處理是育苗成功的首要關鍵,尤其是在夏季強光高溫環境下務必要進行,否則種子發芽率降低,發芽不整齊,不但影響育苗成功率,亦增加育苗成本。然而,種子經浸種之後,種子吸水進行水化作用是不可逆的代謝反應,換句話說,經浸種的種子若沒有即刻播種無法再貯存。再者吸水後的種子很脆弱容易受傷,也因此自動化播種至目前仍無法使用浸種的種子,在自動化育苗產業上是美中不足之事。
二、穴盤育苗管理
穴盤育苗是一項精細的管理作業,從種子處理開始,接著進行播種,迨種子發芽後,將其移置陽光充足的育苗室,等待子葉出土,然後接續本葉成長期不同階段的水養分管理作業。這是一連串的動態過程,各個生育階段緊密相連,在生理上,其每一個生育階段所需求的環境條件與水養分不同,在管理上,則必須因應其各個階段的生理特性而加以調節環境與水養分。因其每一個階段的生理特性不同,對環境條件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水養分管理亦因之而異。瞭解這些過程的生長生理特性,與其所需求的環境條件,加以調節水養分管理方法,就能如意的掌握穴盤育苗管理。
本文依據小白菜穴盤幼苗各個生育階段的生長生理特性,將其區分為四個階段,稱之為小白菜穴盤育苗「四部曲」。第一階段是從播種至初生根突破種皮(亦就是所謂的發芽)。第二階段為種子發芽之後,下胚軸伸長,頂芽突出介質,子葉展平。第三階段是本葉(真葉)的生長發育。第四階段為幼苗移植期。
(一)第一階段
小白菜種子經浸種處理後播種,再充分澆水,即完成播種作業。將完成播種的穴盤堆置在黑暗通風的環境中等待發芽,堆置時間依栽培品種而異,需10-12小時,發芽適溫23-25℃,介質維持高濕度。
適合種子發芽的環境設施,常見的有催芽室可調控溫濕度與光度。若無催芽室設備,可採用簡易保護措施,地點選擇在室內,將播種完成的穴盤交互堆疊,堆疊穴盤的上下方不可密閉,讓空氣流通,再覆蓋黑色塑膠布或抑草蓆,即完成簡易的催芽作業。其缺點為環境的溫濕度無法調控,隨著自然環境而變化,種子發芽的時間亦隨著變動,但亦可以達到催芽的目的。
(二)第二階段
當種子發芽後,迅速將其從黑暗的催芽環境移置陽光充足的育苗室,等待子葉出土。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完成子葉出土生長階段,幼苗的下胚軸短又壯,是生產矮壯幼苗的要點之一。種子在黑暗環境下發芽之後,若延遲將其移至陽光充足的育苗室,讓子葉出土生長階段在黑暗環境下進行,則造成下胚軸徒長,將影響後續的生長發育與管理作業,降低幼苗品質。
穴盤育苗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種子發芽與子葉出土生長期,其生育階段的環境條件完全不一樣,若不加以注意,即讓下胚軸徒長,徒長的下胚軸很脆弱,稍有不慎即有折斷的危險。請務必細心調節種子發芽與子葉出土生長期的生育環境,以利往後成長期的生長發育。
(三)第三階段
穴盤育苗第三階段是幼苗本葉(真葉)的生長發育期,其管理重點為水分與養分。在本葉生長時期,隨著葉片數目的增加與葉面積的增大,其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與營養需求量亦隨著增加,過與不及均不利於幼苗的生育。若水養分管理不當,幼苗根的發育與吸收功能將受影響,亦影響其莖葉的正常發育。在幼苗生育期間維持介質中的水分平衡,避免忽乾忽濕,影響根的發育與吸收功能。隨著幼苗本葉的發育而逐次增加肥料濃度與施肥量,而肥料種類以氮素含量較低的配方為宜,以減緩幼苗莖葉的生長速率。幼苗本葉期1-2片時,可選用N-P2O5-K2O=15-10-30即溶複合肥料稀釋2,000倍施用,本葉期2-3片時,稀釋濃度為1,500倍。
(四)第四階段
穴盤育苗第四階段是幼苗移植期,本葉2-3片,此時期的根系飽滿,移植後對水養分吸收能力強,移植成活率高。若未能即時移植,因穴格的容積與空間有限,其根系發育將受限制,根部產生褐化現象,並降低其對水養分吸收效率。再者,地上部幼株亦因生長空間不足,子葉與本葉漸漸的黃化脫落,形成所謂的老苗,嚴重則降低移植成活率。
以上穴盤育苗技術的管理作業,要瞭解的是在其不同生育階段的環境條件需求,以及水養分管理方法,適當的補充水養分,就能輕輕鬆鬆的育成健康的穴盤苗。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