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殼蟲類
蘭白介殼蟲:Diaspis
boisduvalii Signoret
生態習性:
有群棲性,多數蟲體聚集而生,群聚的雄蟲體表白色臘質分泌物互相混合,狀似棉絮。於假莖靠近根際的叢生處、或葉片具有皺摺處最易發生,然後蟲體會逐漸向四周的其他部位擴散。蟲體棲息處葉片變成黃色,黃斑中央部分有時變為褐色,葉肉凹陷。長期的為害使葉片枯萎,植株生長勢減弱。粉介殼蟲還持續分泌具有甜味的蜜露,是螞蟻最喜歡取食的營養品,因此常與螞蟻共生。此外還能誘發煤霉病,使葉片蒙上一層煤灰似的真菌,外觀不雅,且影響植物光合作用。
形態:
雌成蟲介殼圓形,中央淡黃,周緣白色,半透明。雄介殼蟲雪白,兩側平行而成長條狀,背面有三條明顯的隆起線,有白色粉狀臘質分泌物覆蓋體外,成蟲有翅。
黃片介殼蟲:Parlatoria
proteus (Curtis)
生態習性:
在蘭花上雌雄蟲分別形成群落,有時誤以為是兩種害蟲。雌蟲寄生在葉背,雄蟲則存在葉面,在葉片靠近中肋處較多,被害處的葉片黃化,群聚於新芽處的蟲體會使芽尖伸展不良。在國蘭上常發生,蝴蝶蘭、虎頭蘭、拖鞋蘭、吊蘭、石槲蘭及栽種於溫室內因濕處的盆栽以及茶花上亦常見其為害。
形態:
雌成蟲介殼很薄,略成扇形,長約1.5毫米,前端較尖而突起,淡黃色,尾端較扁平,淡黃色,殼內蟲體為紫紅色。雄介殼蟲狹長成長條狀。
蘭紫牡蠣介殼蟲:Lepidosaphes
chinensis Chamberlin
生態習性:
在虎頭蘭上發生普遍,蟲體單獨散生或數隻聚生於葉面,於葉片靠近基部的互相摺合處最多,延中肋兩旁亦有,嚴重時蟲體繼續向葉片中央蔓延,葉尖較少。被害葉因被吸食,出現黃色斑點,蟲體聚集處的葉片也可能整塊變成黑褐色。
形態:
雌成蟲介殼長牡礪型,黃褐色。初齡若蟲殼點尖,另一端擴散成半橢圓形,狀似牡礪,隨蟲體長大,介殼向後增長逐漸成為長條型,或直或略彎曲,長約2-3毫米。
褐圓盾介殼蟲:Chrysomphalus
aonidum Linnaeus
生態習性:
在葉的正面、背面均可寄生,個體較為分散。個體較大介殼蟲的周圍,原本身綠色的葉片上往往可見一圈明顯的黃暈。
形態:
雌成蟲介殼直徑約2毫米,圓形,自背方隆起,中心部尖突,呈紅褐色、灰褐色及深褐色輪紋,殼外圍部份顏色較淡。雄介殼比雌介殼小,呈長形,直徑約1毫米。殼內蟲體為橙黃色。
防治方法:
一、 |
勿採購有介殼蟲之蘭苗,新買來的蘭花應仔細檢查,確定無蟲後才與舊株放置一處,以免蟲體傳播至其他植株上。 |
二、 |
經常檢查植株,注意是否有少量介殼蟲發生,一但發生就以濕棉花或軟刷刷除,或噴肥皂水亦可抑制其族群。 |
三、 |
摘除嚴重被害已呈枯黃的老葉。 |
四、 |
加強溫室通風及施行葉面澆灌,可以減少介殼蟲發生。 |
五、 |
已發生嚴重時應施用藥劑防除,介殼蟲的防治不易徹底,少數存活的個體,在短時間內就能迅速滋生為一大群,因此應於間隔一週左右時連續施藥至少一次,至其消滅為止。 |
六、 |
較貴重的蘭花,宜採預防性的施藥,定期噴殺蟲劑,根本杜絕介殼蟲的發生。 |
|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68頁) |
|
|
|
蘭白介殼蟲 |
|
蘭紫牡礪介殼蟲 |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65頁) |
|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65頁 |
|
|
|
為害虎頭蘭葉片 |
|
褐圓盾介殼蟲 |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66頁) |
|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67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