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蘭葉斑病
(Pseudocercospora leaf spot)
病原菌:Pseudocercospora dendrobii
Goh & Hsieh
石斛蘭 (Dendrobium
spp.) 在臺灣早期栽培僅局限於小型蘭園及業餘愛好者,病害記錄亦僅有毒素病 Cymbidium mosaic
virus
一種。1980年以後,花卉業者陸續由國外大量引入石斛蘭苗及成株進行切花之生產,1986年謝文瑞及吳德強在台中縣大里鄉石斛蘭葉片分離到本病之病原菌,訂定其學名為Pseudocercospora
dendrobii Goh &
Hsieh,1987年石斛蘭葉斑病在嘉南地區量產栽培的簡易溫室內嚴重發生,造成蘭株葉片黃化及大量落葉,影響切花生產的品質及蘭株之新芽萌發,成為石斛蘭栽培及切花生產的重要限制因子。
病徵:
病原菌僅為害石斛蘭之葉片,簡易溫室栽培的石斛蘭株病徵出現於每年八月下旬。感染初期罹病葉上產生水浸狀的斑點,病斑緩慢擴張後形成為邊緣不明顯的黃斑,病斑圓形至橢圓形,直徑
0.8-3.2 cm,分生孢子梗由老熟病斑的葉背氣孔長出,病斑不明顯的罹病葉下表皮 (特別是葉尖部份)
亦可見灰黑色的分生孢子叢,病斑相互癒合後引起葉片黃化及落葉。感染的蘭園中落葉於十一月起即普遍發生,嚴重的發病區在翌年三、四月前葉片均已脫落殆盡。
病原菌:
分 類: |
Deuteromycotina (不完全菌亞門)
Hyphomycetes (絲孢菌綱)
Moniliales (叢梗孢目)
Moniliaceae (叢梗孢科)
Pseudocercospora (假尾孢屬) |
分 佈: |
臺灣、夏威夷、東南亞等石斛蘭栽培區。 |
寄 主: |
病原菌
P. dendrobii
的寄主範圍,經蘭園內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感染石斛蘭屬
(Dedrobium spp.),包括春石斛
(Dendrobium nobile)及秋石斛
(Dendrobium phalaenopsis),其它蘭屬如蝴蝶蘭
(Phalaenopsis spp.)、嘉德麗亞蘭
(Cattleya spp.)、蕙蘭
(Cymbidium spp.)、文心蘭
(Oncidium spp.)及萬代蘭
(Vanda spp.)等屬均未能感染。罹病率較高的秋石斛則以大花種
(phalaenopsis type)
發病最為嚴重,其中以引進種 D.
ekapol var. small padom
之罹病率92.8% 最高,本地自交種
D. lady var.“Hamiltonz”亦達
83%,小花種發病較為輕微,如
D.lemontree var. pokai 僅為
52.3%。其它田間植物的感染可能性,未經接種測試及文獻報導故不得而知。 |
形 態: |
P.
dendrobii
未見發現有性世代孢子的報導,無性世代分生孢子呈叢狀著生病斑部之下表皮,子座球狀橄欖色,微小或發育良好,大小約為
90μm。分生孢子梗由子座長出叢生直立或微彎曲,少有分枝產生,孢梗尖端圓形孢子坐落處無明顯孢痕,大小為
4-6×25-75μm,分生孢子呈彎曲的針形或倒棍棒狀(圖五),4-9
個隔膜,大小為
2-3.5×61-69μm。病原菌在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平板上生長緩慢,菌落呈微皺摺狀。 |
診斷技術: |
石斛蘭葉斑病之病徵明顯,利用肉眼診斷葉片病徵應可正確判別,在高濕度之環境下或將病葉置於濕盒內,均能誘使病原菌在葉背產生分生孢子,利用光學顯微鏡可以清晰觀察到針狀或倒棍棒狀之多隔膜分生孢子,正確診斷病害。 |
生 活
史: |
病原菌在罹病葉或蘭園內的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經氣流帶動或蘭園中噴灌水濺播,均能再侵入新芽或新葉,石斛蘭株終年均陸續有新芽萌發及新葉生長,因此,葉斑病病葉上產生的分生孢子能反覆感染誘發病害。 |
發生生態:
石斛蘭葉斑病菌分生孢子的發芽適溫為20℃-30℃,最適溫度20℃,發芽率可達91.5%,高溫抑制孢子發芽,35℃
時發芽率僅 16.8%。菌絲生長最適溫為 20℃-25℃,當溫度提升至 35℃ 時菌絲生長完全被抑制,低於 10℃
的低溫亦能抑制孢子發芽及菌絲生長。病部的產孢受相對濕度影響,高濕度有利分生孢子的產生。我國石斛蘭早期均行露天栽培,但冬季低溫期會造成寒害落葉或抑制新芽抽出,以致花莖數及生長勢遠不及泰國,簡易溫室發展後業者廣為採用以防止低溫,在封閉的環境下,一次噴灌常造成連續數日超過
14
小時的飽和濕度,提供絕佳的發病環境。由週年調查得知,本病在切花生產的簡易溫室內,自十月氣溫降低後葉斑病逐漸趨於嚴重,至翌年二至三月間常導致落葉殆盡,但四月後抽出的新芽即使受到感染,也需經過
45 天的潛伏期,此時溫室內的溫度常常超過 35℃,因此發病輕微,需待十月起氣溫下降後才會又進入發病盛期。
防治方法:
石斛蘭葉斑病目前尚未推薦化學防治藥劑,但由於蘭花多為隔絕性獨立栽培圃,栽培業者若能澈底的清園、配合對發病生態的了解,改善蘭園的溫濕度控制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一、 |
清潔蘭園:蘭園內出現的少數病葉應予剪除,收集冬季發病期的落葉予以燒燬。 |
二、 |
溫室環境管理:夏季高溫期溫室內溫度常高達
40℃,應予通氣降溫避免造成蘭株生長不良,冬季低溫期之給水宜選擇晴朗有日照午時,並掀開部份塑膠布增加通氣性以降低室內相對濕度。 |
參考文獻:
1. |
曾素玲、童伯開、蔡竹固。1992。石斛蘭葉斑病之發生與藥劑防治。植保會刊 34:8-16。 |
2. |
Aragaki, M., and Uchida, J. Y. 1987.
Etiology and control of fungal diseases of tropical
cut-flowers. CRIS USDA Abstract. |
3. |
Hsieh, W. H., and Goh, T. K. 1990. Cercospora
and Similar Fungi from Taiwan. Maw Chang Book Company.
Taichung Taiwan R.O.C. p.367. |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植物保護圖鑑系列6,第39-4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