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病蟲害管理 / 病害 / 灰黴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灰黴病
發文日:103/01/14
灰黴病 (Gray mold of persimmon)
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
病徵
病菌僅感染葉片,生長季節,病原菌由葉緣侵入新葉引起葉緣焦枯,病斑初期淡綠色水浸狀,後期轉成黑褐色,可擴展成2~3cm的大病斑,患部可見輪紋狀之特徵。嚴重時,在葉片上產生急性水浸狀病斑,造成大量落葉。老葉具抵抗性。
發病生態
灰黴病的嚴重發生期出現於每年四至五月。本病原菌腐生能力極強,寄主植物很多,除柿樹外,包括草苺、花卉、蔬菜等,在各種植體殘株上均能存活生長。病原菌可藉由菌核構造潛伏果園或經由田間其他寄主上之產胞,直接由風媒傳播感染柿樹新葉,若遇低溫高濕之適當環境下,發病轉趨劇烈,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落葉,病葉上並可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作為第二次感染源。分生孢子藉空氣、雨水傳播。
防治方法
一、 | 每年基肥的施用應控制含氮量,由於灰黴病菌主要感染嫩葉,而氮肥過量會造成新葉遲緩成熟,使灰黴病易於大發生。 |
二、 | 在每年四至五月主要發病期,遇寒流降雨而可能形成低溫高濕環境時,宜以藥劑防治。參考藥劑:田間藥劑試驗以50%免克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效果較佳。 |
(柯勇、黃振文、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65頁) http://goo.gl/czahPE |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