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玉米好活動 / 活動報導 / 臺西鄉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活動紀實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臺西鄉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活動紀實
發文日:105/04/12
硬質玉米生產穩定,節省灌溉用水 60 %,活化農地好幫手!
臺西鄉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活動紀實
日期: 105 年 2 月 2 日
地點:雲林縣臺西鄉丁建仁農友示範田區
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推動「雜糧技術服務團示範推廣方案」計畫,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於雲林縣進行硬質玉米大面積示範推廣,鼓勵沿海地區休耕農地活化,轉作節水作物硬質玉米,並藉由省工且低投入的栽培管理方式,增加農民收益。
本場於 2 月 2 日 上午 10 時在雲林縣臺西鄉丁建仁農友示範田區舉行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提供農友硬質玉米新品系選擇及栽培技術之參考。會議由本場王仕賢場長、臺西鄉農會林添祥總幹事及農糧署中區分署劉信良課長共同主持,與會嘉賓包含雲林縣政府、中華民國農會與麥寮鄉、四湖鄉、褒忠鄉等農會代表及當地大佃農與農友 70 餘人參與。
王仕賢場長致詞時表示,硬質玉米生產穩定,全期灌溉水量少,相較於水稻節省灌溉用水 60 %,有助於農地活化利用。沿海地區用水不易,適合栽培硬質玉米等進口替代作物,亦可維護糧食安全性。林添祥總幹事說明農會已於今年設置暫存桶及乾燥機等設備,鼓勵農友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農糧署中區分署劉信良課長說明, 103 年與 104 年全臺灣硬質玉米種植面積約 13,500 公頃 ,產量約 62,000 公噸,比較 102 年種植面積約 8,350 公頃,產量近 40,000 公噸,成長約 60 %,表示農友肯定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的執行。
詹雅勛助理研究員說明硬質玉米栽培技術,並請農友注意硬質玉米播種日期切勿過早,避免種子或苗期受颱風、豪雨或淹水危害。雖然雲林地區日照稍短於嘉南,且東北季風較強,仍建議以 8 月下旬至 9 月上 旬播種為宜。本次示範之 新品系臺南育 29 號及臺南育 31 號為中熟性,成熟期與臺農 1 號相近,在一期作可種植水稻或其他作物。兩新品系皆具優良抗倒伏性及抗銹病能力,經過逆境篩選,在氣候或環境不良時,果穗末端籽實尚能充實飽滿。
示範合作農友丁建仁先生,進行代耕工作數年,協助農友播種及採收等工作。經驗分享時表示,自 9 月 23 日 播種,基肥採用台肥 1 號複合肥料,每 0.1 公頃 施用量為 1.5 包;於播種後 25 天進行追肥施用及中耕培土,追肥施以台肥 1 號複合肥料,每 0.1 公頃 施用量為 1 包,灌溉 2 次,含機械收穫及乾燥的生產成本約 5,500 元 /0.1 公頃。因為機械化栽培節省人工及時間,肥料及農藥成本都遠低於水稻,栽培管理十分容易。
透過本次觀摩會,農友實際了解新品系栽培特性,並提高種植意願,尤其大佃農增加栽培信心,朝省工及低投入方式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益利潤,並可活化農地利用,永續經營。
(文 / 詹雅勛 圖 / 鍾知達)
臺西鄉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活動紀實
日期: 105 年 2 月 2 日
地點:雲林縣臺西鄉丁建仁農友示範田區
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推動「雜糧技術服務團示範推廣方案」計畫,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於雲林縣進行硬質玉米大面積示範推廣,鼓勵沿海地區休耕農地活化,轉作節水作物硬質玉米,並藉由省工且低投入的栽培管理方式,增加農民收益。
本場於 2 月 2 日 上午 10 時在雲林縣臺西鄉丁建仁農友示範田區舉行硬質玉米示範推廣成果觀摩會,提供農友硬質玉米新品系選擇及栽培技術之參考。會議由本場王仕賢場長、臺西鄉農會林添祥總幹事及農糧署中區分署劉信良課長共同主持,與會嘉賓包含雲林縣政府、中華民國農會與麥寮鄉、四湖鄉、褒忠鄉等農會代表及當地大佃農與農友 70 餘人參與。
王仕賢場長致詞時表示,硬質玉米生產穩定,全期灌溉水量少,相較於水稻節省灌溉用水 60 %,有助於農地活化利用。沿海地區用水不易,適合栽培硬質玉米等進口替代作物,亦可維護糧食安全性。林添祥總幹事說明農會已於今年設置暫存桶及乾燥機等設備,鼓勵農友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農糧署中區分署劉信良課長說明, 103 年與 104 年全臺灣硬質玉米種植面積約 13,500 公頃 ,產量約 62,000 公噸,比較 102 年種植面積約 8,350 公頃,產量近 40,000 公噸,成長約 60 %,表示農友肯定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的執行。
詹雅勛助理研究員說明硬質玉米栽培技術,並請農友注意硬質玉米播種日期切勿過早,避免種子或苗期受颱風、豪雨或淹水危害。雖然雲林地區日照稍短於嘉南,且東北季風較強,仍建議以 8 月下旬至 9 月上 旬播種為宜。本次示範之 新品系臺南育 29 號及臺南育 31 號為中熟性,成熟期與臺農 1 號相近,在一期作可種植水稻或其他作物。兩新品系皆具優良抗倒伏性及抗銹病能力,經過逆境篩選,在氣候或環境不良時,果穗末端籽實尚能充實飽滿。
示範合作農友丁建仁先生,進行代耕工作數年,協助農友播種及採收等工作。經驗分享時表示,自 9 月 23 日 播種,基肥採用台肥 1 號複合肥料,每 0.1 公頃 施用量為 1.5 包;於播種後 25 天進行追肥施用及中耕培土,追肥施以台肥 1 號複合肥料,每 0.1 公頃 施用量為 1 包,灌溉 2 次,含機械收穫及乾燥的生產成本約 5,500 元 /0.1 公頃。因為機械化栽培節省人工及時間,肥料及農藥成本都遠低於水稻,栽培管理十分容易。
透過本次觀摩會,農友實際了解新品系栽培特性,並提高種植意願,尤其大佃農增加栽培信心,朝省工及低投入方式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益利潤,並可活化農地利用,永續經營。
(文 / 詹雅勛 圖 / 鍾知達)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