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茭白筍栽培管理介紹 / 一步一腳印 / 栽培管理月曆 -- 三月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栽培管理月曆 -- 三月
發文日:91/09/07
三月份
一、水份管理:
青殼種種植初期以淺水灌溉為宜,保持3~5 公分水深,促進發根與分櫱,生育中期保持水深10~15 公分,到分櫱後期,茭白母莖變扁肥大期逐漸加深灌水,而進入採收期後加到最深。
赤殼種採收期通常保持水深15~20 公分,即可生產品質優良的筍莖,但青殼種在淺水中(水深25~30 公分)嫩筍容易暴青,且筍形較短小,品質較差,產量也較少,而在深水中(水深45~60 公分)筍形較大,品質白晢,可賣好價錢,每公斤嫩筍比淺水筍多賣10~20 元。尤其以流動水為宜。
二、施用第三次及第四次追肥:
第三次追肥(移植後45 天),每公頃施用硫酸銨300 公斤,氯化鉀100 公斤。第四次追肥在茭白開始形成時,即假莖變扁開始肥大時施用,每公頃施用硫酸銨400 公斤。本次施肥應把握適當時期施用,不宜太早或過遲,因太早會引起徒長,結筍延遲,過晚則敢不上孕筍需要,筍形小,產量低。總之,茭白筍的養份供給要依據土壤肥力,作物生長情形、氣候條件及多年累積耕作經驗,做最經濟、有效的施肥,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三、銹病防治:
埔里地區青殼種從元月份開始發病,至5月份達最高峰,嗣後即逐漸下降,北部三芝地區赤殼種從4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發生最普遍。據澤田兼吉(1922)年記載,銹病係由Uromyces Zizaniaelatifoliae Sawada 引起的,最初在葉片上產生褐色的小斑點,小斑點擴大後,病斑就轉成褐色,嚴重時葉片枯萎捲縮,阻礙分櫱與生長。
四、二化螟蟲害防治:
在茭白生育初、中期為害最烈,被害的植株地上部常造成枯心,生育後期幼蟲啃食筍肉,影響產量與品質甚距。通常於生育初期發現茭白葉鞘變黃或田間水面有流葉,折葉情形時,就需要做防治,於分櫱後期再施藥一次效果更佳。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