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米面面觀 / 小米形態與特性 / 生物學特性--生育期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生物學特性--生育期
發文日:100/12/12
小米之完全生育期大致可均分為苗質量決定期、穗花數決定期及穗粒重決定期等三期。苗質量決定期屬營養生育階段,又可細分為幼苗期、拔節期(亦即植株抽高期間);穗花數決定期即孕穗期,同時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期兩階段;而穗粒重決定期,屬生殖生長階段,可細分為抽穗期及籽粒形成期。對於前述之各期加以瞭解才能施以適當的措施
幼苗期係由萌芽至生長永久根(次生根),小米萌芽後1〜5天可長出一片新葉,幼苗3〜4葉時遇土壤濕潤便能生出永久根。
拔節期是永久根生長至莖稈開始抽長,一般於10葉齡開始,此期間植株可生出3〜4層永久根,達15〜25條之多。根系生長旺盛每日總伸長量可達170公分,是植株最抗旱的時期,故栽培土壤不可過濕,應保持通氣性。
孕穗期是由植株抽高(拔節)至抽穗,為幼穗分化發育形成時期,一般品種在植株抽高後3〜7天開始幼穗分化,經過20〜25天後進入抽穗期,此時根、莖、葉生長最旺盛,孕穗期結束時葉片已全部長出,地上部乾物累積已達到全株地上部總乾物重之50〜70﹪,植株可再長出4〜6層永久根,達60〜90條,每日總伸長量達370公分,需水需肥量迅速增大,故應給予灌水施肥或充足的雨量。
抽穗期需時最短,一般一穗由開始露頂到全部抽出需3〜5天,抽出後3〜4天小穗即行開花,開花後12〜16天種子的大小即定型,此時忌陰雨及乾旱。
籽粒形成期是由籽粒灌漿至完全成熟,需時最長,此時之光合作用產物及根系轉化之營養物質約有60〜70﹪,均輸入籽粒中,莖稈、葉鞘中之貯存物亦向籽粒轉運,而其中70﹪以上之乾物由此期之現行光合產物累積得來。一般在灌漿後10〜15天,籽粒乾重即達最後乾重之80﹪,爾後漸緩至完熟期才穩定。籽粒充實次序是由穗頂至基部,一穗由開花至成熟需40〜45天,灌漿後10〜12天內對產量最為重要,此時期小米植株不抗旱又不耐水,需注意延長根系壽命,增加光合作用之時間,方能增加產量。此等延續根系壽命保持葉片光合作用能力之作法,需於抽穗期前給予適度的水分養分,至抽穗後不因病蟲害發生而損害葉片之能力。另外以磷酸二氫鉀400〜700倍或3000倍硼酸溶液在生育後期葉面噴施,亦可獲良好效果。
小米因品種不同從出苗到抽穗日數會因地點而有差別。在中國大陸生育日數110天者,為早熟品種,111〜125天為中熟品種,126天以上者為晚熟品種,少有短於80天或高於140天之極早、極晚熟品種。在台灣之小米品種大都屬於中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