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加工番茄產業興起於日治時代,1927年便有番茄製品開始外銷,製品以番茄糊(paste)及番茄醬(puree)為主,多數銷往日本,產地則集中在台南及高雄。光復後,經濟策略採取以農業帶動工業,許多製罐產業,如鳳梨、竹筍、豌豆相繼復甦,但番茄加工產業遲遲不起,直至1951年大中華公司與農民契作生產,並於1952年開始外銷日本。1967年台灣可果美公司在台灣成立,更是帶動番茄加工業的興盛。當時可果美公司大力引進不同加工番茄品種,並在南部地區篩選、試作,再與農民契約生產,加工番茄面積由18公頃逐年增加,其中1967~1972面積都在500公頃以下,1972年開始大幅增加,1978年已超過4,000公頃,1980年更是超過8,000公頃,至1984年達到最高峰,有8,541公頃,1985年外銷產值40,377,000美元,居台灣罐頭食品外銷第4位,外銷地區以日本為主(61%)、美國次之(13%)。之後因台幣升值,加工成本上揚,種植面積開始下降,1989年跌至4,000公頃,1993年跌破1,000公頃,至2009年更是僅存152公頃。番茄加工廠由原來1家,到最多有45家,到目前僅剩2家(台灣可果美股份有限公司、台新罐頭廠股份有限公司)。
加工番茄多於秋冬季種植,播種期為8月至11月中旬,於11月至翌年4月中旬採收。主要種植於嘉雲南地區,採露天匍匐放任式管理,配合機械採收,每公頃可種50,000~66,000株。早期加工番茄多為固定品種,如Roma、盛崗7號、Kagome 70等,直至1974年統一公司採用農友種苗公司育成之F1品種 ”雙喜”,表現優良,因此加工廠陸續引入F1品種。1972年亞洲蔬菜研究中心成立後,致力於番茄品種改良,針對當時加工番茄主要品種 ”可果美70”缺點(不耐熱、不抗病、不耐儲運、採收費工)進行改良,1982年與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育成硬度高、產期集中之 ”台南選2號”,1986年育成 ”台南3號”,其為F1品種,果實硬度中等、成熟期集中、抗TMV及線蟲。其他種苗公司亦致力於加工番茄F1品種之研究,也推出若干品種。
為了節省採收成本,1975年以後,進行生長調解劑催熟試驗,台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出一次採收技術:選擇停心性強及成熟期一致品種(例如UC-82),採密植方式(株距150cmx30cm下每穴2~3株最佳)種植,正常管理下,當果實紅熟達30%時,以39.5%益收生長素(Ethrel)400~500倍處理,以增加紅熟果產量,使成熟期集中。噴佈後依氣溫高低,2~3週後採收,成熟整齊,一次採收之紅熟果高達91.6%。配合機械採收,每公斤的採收費用僅為人工採收費用15.5%,可有效降低番茄生產成本。
因為國產加工番茄生產成本偏高,無法與國外生產者競爭。甚至國外加工番茄製品低價侵入,也是無可抵擋。有鑑於此,台灣未來加工番茄產業,以維持國內市場基本需求為主。首要任務是生產成本降低;發展適合本土使用採收機械、番茄品種、栽培管理技術等。其次,改善加工番茄採收技術,配合加工廠進行整體規劃,以提高作業效率,減少損耗。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