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丹參檔案 / 丹參的本草研究 / 丹參-本草經疏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丹參-本草經疏
發文日:100/12/29
《本草經疏》:丹參,《本經》味苦微寒;陶云性熱無毒,觀其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則似菲寒藥;止煩滿,益氣,及《別錄》養血,去心腹痼疾結氣,腰脊強,腳痹,除風邪留熱,久服利人,又決非熱藥;當是味苦平微溫。入手、足少陰,足厥陰經。心虛則邪氣客之,為煩滿結氣,久則成痼疾;肝虛則熱甚風生,肝家氣血凝滯,則為癥瘕,寒熱積聚;腎虛而寒濕邪客之,則腰脊強,腳痹;入三經而除所苦,則上來諸證自除。苦能泄,溫能散,故又主腸鳴幽幽如走水。久服利人益氣,養血之驗也。《本草經疏》,為一部藥學著作,又名《神農本草經疏》,共三十卷,為明朝繆希雍所撰,於1625年成書。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