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丹參檔案 / 丹參的本草研究 / 丹參-神農本草經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丹參-神農本草經
發文日:100/12/30
丹參-神農本草經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丹參的性味: 苦、微寒,無毒。其功效: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寒熱積聚,破癥除瘕,止煩滿,益氣,因此丹參又稱為卻蟬草、生川谷。《吳普》曰︰丹參,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一名卻蟬草。神農、桐君、黃帝、雷公、扁鵲︰苦,無毒;李氏︰小寒。岐伯︰咸。生桐柏,或生太山山陵陰。莖花小方如荏,毛、根赤,四月花紫,五月采根,陰乾,治心腹痛(《御覽》)。《名醫》曰︰一名赤參,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及太山,五月采根,曝乾。案︰《廣雅》云︰卻蟬,丹參也。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作者不詳,約成書於秦漢時期。本書將藥分為上品、中品、下品,共載藥365種。本書總結戰國時期許多的用藥經驗,為中國經典藥學著作。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