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丹參檔案 / 丹參的本草研究 / 丹參-《重慶堂隨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丹參-《重慶堂隨筆》
發文日:105/11/22
丹參-《重慶堂隨筆》《重慶堂隨筆》:「丹參,降而行血,血熱而滯者宜之,故為調經產後要藥。設經早或無血經停,及血少不能養胎而胎不安,與產後血已暢行者,皆不可惑於功兼四物之說,並以其有參之名而濫用之。即使功同四物,則四物湯原治血分受病之葯,並非補血之方,石頑先生已辨之矣。至補心之說,亦非如枸杞、龍眼,真能補心之虛者,以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動則神不安,丹參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神志安,則心得其益矣。凡溫熱之邪,傳入營分者則用之,亦此義也。若邪在氣分而誤用,則反引邪入營,不可不慎。」

丹參性微寒味苦,活血去瘀、清熱除煩,《重慶堂隨筆》謂:「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太動,則神不安,丹參清血中之火,故能安裨定志,神志安則心得其益矣。」

《重慶堂隨筆》為清朝王秉衡所撰,成書於1808年。本書以隨筆形式,取醫學著作相關內容,結合個人臨床經驗加以闡論與發揮。內容論述六氣致病、虛勞病證治、方劑分析、藥性、望聞問切等專題,以淺近易懂的語言作論述與分析,用於臨床實踐,易為人所接受。其曾孫王士雄加入詳細刊注,並輯入《潛齋醫學叢書》中。

參考資料:
(1)醫學百科
(2)醫砭
(3)老年期癡呆症的中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