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梅事 停看聽 / 植物學特徵 / 梅-性狀特徵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梅-性狀特徵
發文日:101/07/22
葉
單葉互生,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
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
披針型托葉,常早落。
莖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
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
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
果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
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
可食用亦可入藥: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
花
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子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子房上位,花柱長。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單瓣」花瓣數目為5;「重瓣」為花瓣多於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粉、紅、紫、淺綠色。
單葉互生,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
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
披針型托葉,常早落。
莖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10米。
枝常具刺,樹冠呈不正圓頭形。枝幹褐紫色,多縱駁紋。
小枝呈綠色或以綠為底色,無毛。
果
核果近球形,有溝,直徑約1~3厘米,密被短柔毛,味酸,綠色。
4~6月果熟時,多變為黃色或黃綠色,亦有品種為紅色和綠色等。
可食用亦可入藥:梅干、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
花
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子房密被柔毛,罕為2-5(離心皮)或缺如,子房上位,花柱長。初花至盛花4~7日,至終花15~20日。
「單瓣」花瓣數目為5;「重瓣」為花瓣多於5枚,原種呈淡粉紅或白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彩斑至淡黃等花色。
梅花的總品種達300多種。適宜觀賞的梅花種類包括大紅梅、台閣梅、照水梅、綠萼梅、龍游梅等品種。觀賞類梅花多為白、粉、紅、紫、淺綠色。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