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楳人訓練班 / 採後處理 / 梅-採後處理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梅-採後處理
發文日:101/08/12
果實採收分級及加工
台灣省中部果梅產期主要集中從3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坡向下同,海拔高低多少有點出入。採收方法甚為原始,果大、無病斑、品質優良的果實多用手採,以期賣得好價格。攀援不便,高處或枝幹內部的果實,只好用竹竿敲擊,同時在樹下覆以帆布,使落下的果實保持清潔,並易於收集。果實裝袋(60公斤左右)後直接運往市場銷售或工廠加工。
青梅(果實未成熟時稱之)分級一般採用製圖尺上不同大小的空心圓,直徑分為3.6公分、3.3公分、3.0公分、2.8公分及2.5公分等5級,能通過直徑2.5公分空心圓的果實,一般作為加工廠鹽漬梅的原料。若果實直徑3.4公分,將可通過3.6公分直徑的空心圓,但卻通不過3.3公分的空心圓,分級上為3.3公分這一級,果粒愈大,則價格愈高。
果梅不同加工方法所要求的果實成熟度也不相同,如「糖脆梅」用的原料應在嫩梅期採收,加工後的成品肉質才會脆嫩,肉質酥軟者,品質低下。醃漬梅、紫蘇梅、話梅或青梅酒等原料宜在青梅期採收,此時果實充分肥大,果皮由濃綠轉成淡綠色,果面有光澤。製梅子果醬、果凍、梅汁、梅酒和梅醋的原料宜在黃梅期採收。
採收成熟度不但影響加工成品的品質而且與產量高低有關,尤其是硬核化以後的青梅發育,果肉重量迅速增加,遲採一天,即可增產5%左右。未成熟的梅子含有杏仁苷,是一種產氰性配糖體,遇水後分解成葡萄糖、苯甲酸和氰酸,但青梅經加熱或醃漬後,由於氰酸沸點低,容易揮散消失,即可安心食用。

歐錫坤
詳全文請見台灣農家要覽 落葉果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