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螺貝的開心農場 / 台灣的養殖螺貝 / 淺蜊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淺蜊
發文日:107/12/06

淺蜊

簡介

        早期澎湖居民在清明時前前夕,會到潮間帶採捕 7-8 公分的大蛤,將糯米飯塞入殼中後以棉繩綁好下鍋蒸煮,製作成大殼飯,以便在掃墓時隨身攜帶果腹。食用時將其中一邊蛤殼當作湯匙,將滲有大蛤鮮美湯汁的糯米飯與蛤肉一起剜起食用,鮮甜美味讓人吮指難忘,更有「澎湖粽」之稱。而其中美味的大蛤,即為淺蜊。
      淺蜊 (Tapes literatus) 屬於軟體動物門 、雙殼綱 、簾蛤目、簾蛤科、淺蜊屬 ,俗稱大殼仔,綴錦蛤或蝴蝶瓜子蛤,是淺蜊屬中產量較多、體型最大的種類,在澎湖、屏東,基隆及金門海域均可發現蹤跡。淺蜊殼呈黃褐色長橢圓狀,有明顯的成長輪,殼紋變化多端,部分為放射斑紋,有些為八字形斑紋或閃電狀曲折線斑紋,殼內鉸齒發達堅硬,出、入水管溝痕明顯。

生殖生態

        淺蜊主要棲息在潮間帶至潮下帶的淺海砂泥灘,以有力的斧足潛砂,因其潛藏深度可達30至50公分,所以一般在澎湖抓大殼,很難大量採集,有經驗的採集者通常在風平浪靜的清明節前後,利用太陽反光觀察大殼在噴水使水面微微鼓起,便以長條往下戳,一旦遇有硬物就能挖到一顆大殼。但忙碌一下午,很可能才找到幾十顆,導致市價不斐。淺蜊適合生長的溫度為 25-31℃,鹽度為 20-40 psu。雌雄異體,每年 4-9 月為繁殖季節。

養殖發展與現況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已確立淺蜊的人工繁養殖技術: 大殼從受精卵開始,40天後殼長約0.4公分,經過120天可長到1.5公分左右。若持續養1年,平均體長約為3.5公分,到1年半已可到約4至6公分,預定在1年半左右就可達到上市體型。2噸水體中可育成20萬顆以上的稚貝。在鹽度溫度沒有劇烈變化下,孵化沉底後1個月的殼長可翻倍成長,由平均 0.63 公分成長至 1.26 公分。在高密度集約循環養殖下,角毛藻(Chaetoceros)、微眼藻(Minutocellus)、四棘藻(Attheya)、及菱形藻(Nitzschia)均可投餵。淺蜊的市場價格為每台斤 (10 ~ 15 粒/台斤) 新台幣 250 - 320 元之間,是目前市售常見之小眼花簾蛤(Ruditapes variegate)、文蛤(Meretrix lusoria) 等二枚貝價格的2 ~ 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