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奇形怪狀的山藥 / 台灣地區主要栽培品種 / 白皮削山藥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白皮削山藥
發文日:102/01/03
白皮削山藥,別名白皮白肉山藥,地下塊莖之形狀為棍棒狀,長度約60-100㎝,皮色為黃褐色,皮層淡黃色,肉色白色,產量約30,000-50,000公斤/公頃。士林、北投、淡水、三芝、石門為主要產區。中熟種,產期約10-4月,台灣全區皆適合栽培,宜採用100公分塑膠栽培管栽培。產量高、薯體粗不易受損為其優勢,切口後褐化率中等,病害及蟲害抗性中等,本類山藥適合食用及加工。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