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當歸典故 / 當歸的本草研究 / 《神農本草經》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神農本草經》
發文日:102/03/21
《神農本草經》
當歸入藥開始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稱為乾歸。在解釋經文的古書《爾雅》中,又將當歸稱為薜、山蘄、白蘄;而在中國晉代的崔豹於其著作《古今注》中提到:「古人相贈以芍藥,相招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芍藥一名將離」。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為本草學著作,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作者不詳,約成書於秦漢時期,是中國現存較早的藥物學重要文獻,本書將藥分為三品:無毒的稱為「上品」即「君」,毒性小的稱為「中品」即「臣」,毒性劇烈的稱為「下品」即「佐使」,共載藥365種,其中有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根據藥物的特性與使用目的,分為上、中、下三品。《神農本草經》將當歸列為中品,許多傳統的中藥方劑中都會使用當歸,故在醫藥典籍中,當歸有「十方九歸」之稱,故被尊為「藥王」。

《神農本草經》對每味藥所記載的內容,包含性味、主治、異名以及生長環境。例如:「當歸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一名幹歸。生川谷。」

本書總結了戰國時期許多的用藥經驗,後經秦漢醫家不斷地抄錄增補而成,為中國經典藥學著作,不僅奠定古代藥物學基礎,並對後世藥物學之發展有深遠之影響。後世醫藥學家於此基礎不斷地增補內容,於是形成眾多的本草著作。《神農本草經》至今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珍貴早期中藥文獻。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醫砭-沈藥子
華夏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