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油茶小知識 / 病蟲害管理 / 油茶藻斑病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油茶藻斑病
發文日:102/07/19
油茶藻斑病
油茶藻斑病
學名:Cephalleuros virescens Kunze
危害特徵:         受害植株常可於老葉葉表及葉背發現病徵。起初葉片上會產生淡黃色斑點,後發展成稍微突起的圓點狀或十字形,並且向四周擴展。病斑中期轉為青褐色,並明顯隆起,光照下病斑呈黃綠色(圖7-5),中間有褐色小點,其上有不規則的放射狀分枝。最後病斑轉為暗褐色,有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隆起,其上長出小柄,著生數個孢子囊,內有銹色的游走孢子。
發生生態:         本病於每年4月開始發生, 5、6月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生長迅速,先後產生孢子囊梗、孢子囊和游走孢子,並由風雨傳播,尤以6月屬傳播侵染盛期。環境濕熱時病斑表面形成濃密毛狀物,其上產生卵形孢子囊及游走孢子,經由風雨散出。在密集栽植、通風透光不良的油茶園區,濕熱季節時發病嚴重。管理不善、樹勢衰弱亦會加劇病害發展蔓延。
圖7-5、油茶藻斑病 (吳孟玲 攝)
防治方法: 1.地下水位較高的油茶園區,應進行開溝排水作業,降低環境濕度。 2.適度施用磷肥、鉀肥,以增強油茶之抗病力。 3.發病嚴重之園區,採果後可施用銅劑進行防治,建議用1%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研究員兼組長 吳孟玲、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製茶課 副研究員兼課長 曾信光、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助理研究員 莊鈴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