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苦參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苦參
發文日:103/06/05
苦參
苦參
學名:Sophora flavescens Aiton
科名:豆科(Leguminosae)槐屬(Sophora)
別名:水槐、菟槐、地槐、野槐、苦骨、好漢枝、牛人參、山槐子、地骨、菟槐、山豆根。
英文名稱:Lightyellow Sophora, Light-yellow Sophora, BitterGISeng
分布:臺灣全境中低海拔山坡、灌叢及林邊旁自生。
形態:灌木植物,高60-120 公分。根圓柱狀,外皮黃色。莖綠色,直立,具不規則縱溝,幼枝被疏毛,後變無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對生,葉軸上被細毛,具短柄,卵狀橢圓形至長披針形,全緣。總狀花序,頂生,被短柔毛,苞片線形;萼鐘狀,稍偏斜,扁平,5淺裂;花冠蝶形,淡黃色,旗瓣匙形,先端圓形或微缺,基部漸狹成柄,翼瓣和龍骨瓣略短,翼瓣單側生,無耳,與龍骨瓣等長,稍闊;雄蕊10,花絲分離,僅基部癒合;雌蕊1,子房上位,子房近無柄,柄被細毛,花柱稍彎曲,柱頭圓形。莢果線形,先端具長喙,成熟時不開裂。種子間微縊縮,呈不明顯的串珠狀,疏生短柔毛。種子3-7顆,近球形,黑色或褐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繁殖方式:種子
利用部位:根部
效用: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殺蟲利尿。有毒性,須慎用。脾胃虛寒者禁服。

苦參根味苦、性寒、有毒性,歸肺經、胃經。具有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之效,可治便血、熱痢、黃疸尿閉、赤白帶下、濕疹、濕瘡、陰腫陰癢、疥癬、皮膚瘙癢等;外治滴蟲性陰道炎。主要成分含生物鹼、黃酮類、多醣類等成分,抗發炎、抗氧化、抗菌性、驅蟲、平喘、抗過敏、抗腫瘤、抗病原微生物、抑制中樞等作用。主要含有生物鹼和黃酮類成分,其他尚含苯丙素類、三萜及甾醇等。生物鹼有苦參鹼、氧化苦參鹼、槐果鹼、氧化槐果鹼、山豆根鹼等;黃酮類有廣豆根素、廣豆根酮、紫檀素、三葉豆紫檀苷等。

苦參的栓皮很薄,棕黃色或灰棕色,易剝落而顯現黃色的光滑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黃白色,形成層明顯。氣味刺鼻,味極苦。以根入藥,中藥名為苦參,於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根頭及小支根,洗淨後乾燥,或趁鮮切厚片、乾燥。苦參根具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多,中毒後出現流涎、步伐不穩、呼吸與脈搏急促、驚厥,最後因呼吸停止而死亡,若有中毒現象要緊及送醫治療。使用禁忌:不宜與藜蘆同用。

苦參多生於山坡草地、平原、路旁、砂質地和紅壤地的向陽處,在台灣海拔500-1500公尺之山野自生,在中國各地均有分布,以華、華中、華南地區最為常見。其性喜溫暖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均可栽培,因苦參為深根性植物,故應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佳。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 p144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p99 台北南天書局
(3)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藥學院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