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刀傷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刀傷草
發文日:103/08/28
刀傷草
刀傷草
學名:Ixeris oldhami (Bl. ) Sch. Bip. ex Max. var. oldhami (Max. ) Kitamura
科名:菊科 (Compositae)兔仔菜屬(Ixeris)
別名:黃花草、馬尾絲、三板刀、一枝香、三板刀、大公英、雙板刀、道光英、道光草、大葉黃瓜菜、大本蒲公英、大本鵝仔草、褐冠小苦蕒、平滑苦蕒菜(大陸)、龍舌癀(台灣)、Uiruku(泰雅)
分布:台灣全境平野、山區、路旁
形態: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15-45公分。全株具有白色乳汁,莖單生或叢生。葉多集中生於基部,葉披針形,葉柄常由葉片延伸而不明顯,葉緣淺裂或鋸齒狀,葉背常呈灰白色。頭狀花序,花序具短中軸,著生頭狀花,排列呈繖房狀,花黃色,全年皆可開花,果實瘦果狹披針形,有 10 稜,具多數冠毛,黃褐色。
繁殖方法:種子
利用部位:全草
效用:清熱降壓、消炎解毒、活血止痛

刀傷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可治刀傷而得名,其與兔兒菜、黃鵪菜為同屬植物,在辨識上較具難度,但從它具規則性的深刻葉緣便可區分。
刀傷草:莖直立;葉革質,基生及莖生;莖生葉少,葉基漸狹成葉柄狀;頭花鬆散。
兔兒菜:莖生葉半抱莖;頭花鬆散。
黃鵪菜:基生葉蓮座狀,紙質,琴狀羽裂;頭花密集。

刀傷草可食用及作飼料用,其嫩莖葉略帶有苦味,可先以沸水川燙,再行炒食或煮食,即可消除苦味。莖葉可曬乾作為苦茶之原料。在藥用上,其性味苦、甘、寒,其效用可行血消瘀、清熱解毒、理氣健胃、清熱降壓、活血止痛、軟堅散結等功用,主治流感咳嗽、咽喉發炎、口腔糜爛、肺炎、肝炎、感冒、氣喘、乳癰、腫毒、胃痛、風濕、跌打、毒蛇咬傷、皮膚病、陰囊濕疹及陰道潰爛等。外用主治皮膚病、皮膚潰爛、淋巴結腫等。但身體虛寒者不宜多服,單味不宜長久服用。

參考資料:
(1)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邱年永等著 南天書局出版
(2)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張永勳、黃冠中、何玉鈴等編輯
(3)台灣植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