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大和當歸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大和當歸
發文日:103/08/28
大和當歸

大和當歸
學名:Angelica acutiloba (S. et Z.) Kitag.
科名:繖形科(Apiaceae) 當歸屬(Angelica)
別名:當歸、日本當歸、東當歸、延邊當歸
分布:由日本引進栽培,在花蓮、台東及宜蘭地區栽培。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濃厚的辛香氣味。根圓柱狀,有多數支根,似馬尾狀,外皮黃褐色至棕褐色。莖充實,綠色,帶有紫色,無毛。葉互生,葉柄基部膨大成管狀葉鞘,莖頂部葉簡化成長圓形葉鞘;葉一回至二回三出羽狀分裂,葉片膜質,表面亮綠色,脈上有疏毛,末回裂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尖銳鋸齒。複繖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小繖花序有花約30朵;花白色;雙懸果狹長圓形,略扁壓,背棱線狀,尖銳,側棱狹翅狀。花期7-8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種子
利用部位:根部或全草。
效用: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傳說古時男子出遠門採藥,當歸而不歸,妻子長期鬱抑得了婦人病,最後被迫改嫁,男子為彌補對妻子的虧欠便贈藥材,而婦人在絕望中便胡亂煎服該藥材,身體竟因而痊癒,於是後人將這藥取名為「當歸」,從此當歸就成一味婦科良藥。

當歸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80種,常用的當歸種類有A. sinensis、A. acutiloba及A. gigas等,A. sinensis主要栽培於中國,A. acutiloba主要分布於東亞及日本,A. gigas則分布於韓國地區,據調查指出,臺灣在1950年代引進A. acutiloba大和當歸在東部地區栽培推廣,因適應性良好,目前已成為東部地區具特色的保健作物之一。

當歸入藥開始記載於《神農本草經》,稱為乾歸。在解釋經文的古書《爾雅》中,又將當歸稱為薜、山蘄、白蘄。《神農本草經》將當歸列為中品,許多傳統的中藥方劑中都會使用當歸,故在醫藥典籍中,當歸有「十方九歸」之稱,故被尊為「藥王」。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古人取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李時珍進而引證古人之說輯錄:「當歸治妊婦產後惡血上沖,倉卒取效,氣血昏亂者,服之即定,能使氣血各有所歸,恐當歸之名,必因此出也。」

當歸歸肝、心、脾和大腸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清代《本草經百種錄》談到:「當歸為血家必用之藥…實為養血之要品。」。目前的研究證實,當歸所含的化合物種類有70種以上,其主要成分為揮發油、butylidenephthalide、醣類、氨基酸及bergaptene等,其中最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為阿魏酸(ferulic acid)、藁本內酯(Z-ligustilide)及phthalides等成分。

當歸的阿魏酸成分屬於酚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增進心血管血液流量、抗氧化、抗菌、抗發炎、抗癌及抗血栓等功能;藳本內酯成分為芳香類揮發油之酯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鬆弛子宮、預防婦科疾病、治療月經失調及高血壓等功能。藳本內酯主要分為Z-ligustilide及E-ligustilide二種,除存在於A. sinensis、A. acutiloba二種當歸中,亦存在於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中,在A. gigas則沒有含藳本內酯成分。Z-ligustilide在當歸的含量較高且穩定,而E-ligustilide在當歸的含量較少,因此常以Z-ligustilide作為當歸的有效成分指標之一。

當歸種植地選擇,以平坦、通風良好之地點為佳,土壤選擇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宜,土壤PH值在5.5-7.5之間,低海拔與平地皆可種植。利用種子繁殖,播種時期以10-11月為宜,發芽適溫為15-20度,性喜冷涼氣候,忌高溫及陽光直射,在平地種植當歸,由於環境氣溫較高及日照較強,其生育期較短,會有提早開花之現象,故須注意選地環境以及種植時間,太晚種植則不利當歸生長。採用作畦栽培,作畦方向以南北向為宜,畦面以雜草抑制蓆覆蓋,可保持土壤濕潤及防除雜草。當歸施用有機質肥料以每公頃施用6,000公斤有機肥,可在整地前先將肥料均勻撒施於田間,整地時將之翻犁於土壤中,作畦畦高約30公分,行株距為100×50公分。當歸直播或育苗移植田間後,整個生育期間要注意水分管理,尤其夏季炎熱乾旱,應特別注意水分供應。另外,當歸根部為主要利用部位,過濕與排水不良會影響根部生長,嚴重時會造成根部腐爛。

當歸病蟲害少,僅在種子發芽初期會有地下害蟲為害幼苗,將幼苗啃食或剪斷,防治方法可利用菸葉有機堆肥,在種植前二週與有機肥一起施用於田間,每公頃施用量為600-800公斤。栽培地區之土壤若為砂質土則可能會有線蟲為害的情形發生,因此在種植土壤之選擇上應避免砂質土含量過高之土壤,線蟲之預防為在種植前二週施用篦麻粕及蝦蟹殼粉有機肥於田間,每公頃施用量各為500-600公斤。

當歸在開花初期為最適收穫時期,此時的根部產量高且有效成分含量多,根部質地較軟,品質較佳;植株開花後至種子成熟期間,其根部逐漸木質化,此時收穫之品質較差,根部產量也較低;種子成熟後,植株已近凋亡,此時根部已木質化,產量與品質皆最差。

參考資料
當歸主題館http://kmweb.moa.gov.tw/subject/mp.asp?mp=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