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金錢薄荷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金錢薄荷
發文日:103/08/28
金錢薄荷
金錢薄荷
學名:Glechoma hederacea L. var. grandis (A. Gray) Kudo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 活血丹屬(Glechoma)
別名:連錢草、金錢草、地錢草、虎咬癀、大馬蹄草、積雪草、活血丹、落地金錢、肺風草、十八缺、大葉金錢草、胡薄荷、遍地香、白耳草、乳香藤、九裏香、半池蓮、千年冷、遍地金錢、金錢艾、馬蹄草、透骨消、透骨風、過墻風、巡骨風、蠻子草、穿墻草、風草、肺風草、金錢薄荷、十八塊草、一串錢、四方雷公根、錢鑿草、錢鑿王、野薄荷、馬蹄筋骨草、破銅錢。
分布:臺灣全境平野至中海拔濕潤地或陰濕地自生。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0-30公分。莖匍匐著地生根,莖上升,四稜形,幼嫩部分被疏長柔毛。葉對生,先端急尖或鈍,葉片基部腎形或心形,邊緣具圓齒,兩面被茸毛。聚繖花序,花腋生,通常為2花;小苞片線形;花萼筒狀,被長柔毛,萼齒5,具二唇,上唇較長,頂端芒狀;花冠唇形,淡紫紅色或粉紅色,內側有深紫色斑點,上唇瓣微凹,2裂,裂片近腎形,下唇瓣3裂,是上唇瓣的2倍大。小堅果橢圓形,花果期春至秋季間。
繁殖方式:扦插或種子
利用部位:全草
效用:清熱解毒、利尿化石、活血散瘀、降壓止痛

一般人常會把它與雷公根混淆,雷公根是互生葉,葉色較深綠,葉表面平滑;而金錢薄荷是對生葉,網狀葉脈明顯。金錢薄荷全株有香氣,其嫩葉可生食拌沙拉、或泡茶飲用,在民間療法中常用於舒解瘀傷及消炎。目前有觀葉用的斑紋品種作盆栽觀賞。因其全株具有芳香氣味,與許多唇形科植物一樣,是著名常用的草藥,其葉片上有明顯的網狀葉脈,與薄荷很像,葉片腎形,被稱為「金錢薄荷」;又依其葉片形狀,亦稱為大馬蹄草;用於醫藥方面,則以「活血丹」或「虎咬癀」稱之。

主要分布於歐洲、俄羅斯、中國等地,而本變種則分布於韓國、日本、台灣等。在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地區,性喜半遮蔭環境,以潮濕草生地較常見到,在中海拔則出現於開闊草地、山坡及闊葉林地,春至秋季皆可見其開花,以春季最常見到。金錢薄荷有多種醫學用途,歐洲移民將金錢薄荷帶到各個大陸,故已成為不同地方的歸化植物。

其性味辛、苦、溫、微寒,全草具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行血消腫、止痛、袪風、止咳之效。可治感冒、腹痛、濕熱黃疸、瘡癰腫傷、跌打損傷、膀胱結石、咳嗽、頭風、惡瘡、腫毒等。外用可取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患處,治皮膚濕疹、蛇蟲咬傷、癰瘡腫毒。

金錢薄荷性喜溫暖至高溫、濕潤、蔭蔽的環境,生長發育適合的溫度在15-28℃之間,具有耐陰性、耐潮濕,略為耐旱。喜半遮蔭環境,栽培很容易,取其匍匐莖切段扦插於疏鬆肥沃或砂質土壤即可存活。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p67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3) p191 台北南天書局
(3)中草藥大全
(4)醫砭
(5)維基百科
(6) http://blog.xuite.net/hsu042/twblog1/12292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