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印度羅勒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印度羅勒
發文日:103/08/28
印度羅勒
印度羅勒
學名:Ocimum gratissimum L.
科名:唇形科(Lamiaceae)羅勒屬(Ocimum)
別名:印度零稜香、美羅勒、毛葉丁香羅勒、丁香草、大本九層塔、臭草、大號七層塔。
分布:臺灣全境平野或人工栽培
形態:灌木狀草本,高約60-150 cm,枝葉密生柔毛。葉對生,葉片卵狀矩圓形,長8-15 cm,寬2-5 cm,先端尖或漸尖形,基部近楔形,鋸齒緣;柄長1-1.5 cm。輪生聚繖花序密生成假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卵狀菱形至披針形;花萼鐘形,外被柔毛及腺點,5齒裂,頂端芒狀;花冠白色,唇形,具二唇,上唇4淺裂,下唇矩圓形,全緣;雄蕊4枚;子房4裂,花柱短。小堅果4枚,卵形。花、果期在夏、秋間。
繁殖方式:種子
利用部位:全草
效用:疏風行氣、化濕健胃、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在青草市場稱本品為大號七層塔,以葉片有效成分含量較多,但因乾燥過程葉片易脫落,故常以枝幹部位代用,在民間用於肝炎治療;而小號七層塔則是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Brown)。

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台灣引種栽培,並有野外馴化自生。全草有疏風行氣、化濕健胃、散瘀止痛、活血調經之效。主治感冒頭痛、胃腹脹痛、 月經不調、跌打損傷。全草含揮發油,稱丁香羅勤油,內含羅勒烯(ocimene)、甜沒藥烯(bisabolene)、香茅醛(citronenal)、百里香酚(thymol)。種子含有戊糖(pentoses)、己糖(hexoses)、糖醛酸(uronic acid)、D-葡萄糖 (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D-甘露糖(D-mann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半乳糖醛酸(D-galacturonic acid)、D-甘露糖醛酸(D-mannuronic acid)。其丁香羅勤油成分具有局部鎮痛、防腐作用。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p78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http://www.spec-g.com/twherb/HerbDetail.aspx?HID=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