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黃花蜜菜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黃花蜜菜
發文日:103/08/28
黃花蜜菜
黃花蜜菜
學名:Wedelia chinensis (Osbeck)Merr.
科名:菊科(compositae)蟛蜞菊屬(Wedelia)
別名:路邊菊、蟛蜞菊、黃花龍舌草、黃花田路草、黃花田蘿草、蛇舌草、海砂菊、鐮刀草、蛇舌癀、田烏草、蟛蜞花、黃花蟛蜞菊、黃花冬菊、馬蘭草、水蘭、黃花麯草。
英文名稱:Chinese Wedelia
分布:臺灣平野田畔至海濱之濕潤帶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20-60 公分。莖葡匐地上蔓延,上部近直立,基部各節生不定根,全株粗糙被短毛。葉對生,葉片線狀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尖或微鈍,兩面被粗毛,全緣或有1-3對粗疏齒,中脈在上面明顯或有時不明顯,主脈3條,側脈1-2對,無網狀脈。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或葉腋,頭狀花黃色,為舌狀花和管狀花聚成;總苞鐘形,總苞片2 層;舌狀花黃色,雌性,舌片卵狀長橢圓形,先端2或3齒裂;管狀花位於中央,先端 5 淺裂,兩性。果為瘦果,倒卵形,具 3 稜,截頭。瘦果倒卵形,有3稜或兩側壓扁。花期春至秋天。
繁殖方法:種子或扦插
利用部位:全草
效用:清熱解毒、袪痰止咳、袪瘀消腫

原產地分布很廣,從熱帶到溫帶地區,在中國、印度、印尼、中南半島、日本、琉球及菲律賓等地皆有分布,在台灣全境及澎湖、綠島等,山野、平地至海濱等,常可見其群生茂盛。在台灣為青草茶重要原料。

黃花蜜菜(蟛蜞菊)與南美蟛蜞菊不同,南美蟛蜞菊是外來種植物,而黃花蜜菜則自生於野外濕潤處,但族群有減少之趨勢。黃花蜜菜為典型的多年生海濱植物,可生長在沙灘、石礫地、河堤以及海岸邊,其覆蓋能力與固定砂子的能力強。

在藥用上,其性味甘、淡、涼,全草具有清熱解毒、袪瘀消腫、化痰止咳、涼血平肝之效,用於預防麻疹、感冒發熱、白喉、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咯血、高血壓等;外用可治疔瘡癤腫、跌打損傷等。現代研究,其成分含蟛蜞菊內酯(wedelolactone)、芹菜素(apigenin)和木樨草素 (luteolin)等多酚化合物,可抑制前列腺癌、抗發炎、抗氧化、抗癌及抗神經退化等。黃花蜜菜萃取物對神經退化性疾病具有保健預防之效,具開發潛力。

其全年開花不斷,是優良的地被植物,花色鮮黃,葉色青翠,通常以觀葉為主,觀花為輔,為陽性植物,需日照充足之環境生長。其生性粗放,生長快速,耐旱、耐濕、耐瘠,可剪取枝條直接扦插即能成活,但在冬季生長力稍弱,除寒冷季節外,其他季節均可繁殖。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p280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1) p231台北南天書局
(3)王紹銘 蟛蜞菊抗癌及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
http://ir.lib.csmu.edu.tw:8080/handle/310902500/4153
(4)A+醫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