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藥用植物 / 藥用植物圖鑑 / 美人蕉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美人蕉
發文日:103/08/28
美人蕉
美人蕉
學名:Canna indica L.
科名:美人蕉科(Cannaceae) 美人蕉屬(Canna)
別名:蓮蕉、紅蓮蕉、蓮蕉花、曇華、蕉芋、薑芋、芭蕉芋、旱藕、蕉藕、美人蕉(楓牕小牘),蓮蕉、曇華『藥圃』、蓮召花、連召、觀音蕉『南寧』、水蕉、蓮蕉花、紅蓮蕉『臺灣府誌』、小芭蕉(四川)、虎頭蕉。
英文名稱:India Canna
分布:臺灣全境平野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80-150 公分。全株綠色無毛,被臘質白粉,具肥厚根莖。莖叢生。單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先端尖,全緣或微波緣,基部闊楔形至圓形;具鞘狀的葉柄。總狀花序,花單生或對生,苞片長1-1.5公分,卵圓形;花萼長約1公分,披針狀橢圓形,綠色;花冠紅色,裂片3枚,披針形,唇瓣全緣,基部合生且側生於 4 退化雄蕊基部;外層 3 枚退化雄蕊長4-5公分,倒披針形,先端鈍形,深紅色,內層退化雄蕊較外層的短,具 1 可孕花藥;子房下位,3 室,花柱 1 枚,長棒狀。蒴果白綠色,具刺狀物,種子成熟時黑色。花期5-11月。
繁殖方式:種子、分株。
利用部位:根莖及花等,全株均可入藥。
效用:止血、利尿、解毒、利膽、調經。

美人蕉原產於印度,後來引入臺灣後隨處都可見到其蹤跡,其繁殖力強,全年都能開花,尤以夏季最盛。因葉片似蕉類,花色豔麗,故得美人蕉之名。其塊狀根莖富含澱粉可煮食,花亦可入藥。花色有紅、黃、粉紅、橙紅、乳白及斑點複色,分為紅花曇華、黃花曇華、白花曇華等三種,白綠色蒴果成熟後變為黑褐色,全株均可入藥。可作為盆景、庭院觀賞植物、食用兼藥用、園藝花材等。其塊根發達容易繁殖,故婚嫁常用來作為「早生貴子」的象徵。

在藥用上,其性味甘、微苦、澀、涼,歸心經、脾經,具清熱解毒、調莖、利水之效,可治月經不調、帶下、黃疸、痢疾、瘡瘍腫毒;花具有涼血止血之效,可治吐血、衄血、外傷出血等。以根或莖、花入藥,根或莖的中藥名為美人蕉根,花的中藥名為美人蕉花。根或莖全年可採挖,除去莖葉,洗凈,切片,曬乾或鮮用。花採收後,陰乾使用。現代研究,主要成分含β-植物血凝素(β-lectins)。

性喜溫暖炎熱、陽光充足的環境,在北方地區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喜肥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亦耐貧瘠和短期積水情形。管理容易,以分株法繁殖,選取健康的植株,挖出旁生的根莖便可栽植。

參考資料:
(1)張永勳等著 臺灣常用藥用植物圖鑑(III) p432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印
(2)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p287 台北南天書局
(3)香港浸會大學 中醫藥學院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