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與漁業 / 美味海鮮 / 常見的食用性蟹類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常見的食用性蟹類
發文日:103/11/03
在台灣,可食用具經濟性的蟹類主要為梭子蟹顆的種類,包括遠海梭子蟹及具緣青蟹等,下列敘述種類為常見蟹類:
蛙型蟹Ranina ranina(Linnaeus,1758)
- 俗稱『旭蟹』或『鱟貝切』,主要分布在水深100公尺以淺的沙質海域哩,其步足特化成槳片狀,可於水中游泳或挖掘潛伏沙中。最大體長可達15公分,重達900公克。捕獲方式為網片纏繞漁法或拖網進行捕撈,雖曾為漁民帶來很高的漁業產值,卻也因在短時間內大量捕撈至漁業資源驟減,目前漁獲量零星。在台灣、廣西、廣東、日本、澳洲東部、斯里蘭卡、東非、及南非軍有分佈。
漢氏梭子蟹Portunus haanii Stimpson,1858
- 別稱擁劍梭子蟹,俗稱『扁蠘』。棲息水深20到80公尺之沙泥底或岩礁海域底,底拖、籠具及單層底刺網常可捕獲。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
Portu紅星梭子蟹nus sanguinolentus(Herbst,1782)
- 俗稱『三點蠘』,幼蟹常在潮間帶出現,成蟹棲息在水深30公尺以淺的沙質到泥質海域,署沿近海的蟹種,主要以底拖或籠具捕撈。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
銹斑蟳Charybdis feriatus(Linnaeus,1758)
- 甲殼具鮮豔的花紋有『花蠘』之稱,或因在前胃區具有明顯之十字交叉紋路,也有稱為『十字蟳』。棲息水深16到60公尺之沙泥底或岩礁海域,主要為拖網所捕撈,由於體型碩大深受海產店之青睞。在日本、台灣、澳洲、中國東海、印度及非洲東岸均有分布。
善泳蟳Charybdis natator(Herbst,1794)
- 俗稱『石蟳仔』或『火燒蠘』,屬中型蟹類。從潮間帶到水深50公尺以淺的沙泥底質或礁岩下縫隙均可發現其蹤跡,主要以底拖或籠具進行捕撈,其外型與顆粒蟳相似,兩者最大區別可從螯足指節末端顏色判別,本種蟹為淡藍色,而顆粒蟳為白色。
顆粒蟳Charybdis granulata DE Haan,1835
- 俗稱『石蟳仔』或『火燒蠘』,屬中型蟹類。從潮間帶到水深50公尺的沙泥底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主要以底拖或籠具進行捕撈。在台灣、日本及香港均有分布。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水產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