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紫錐花栽培 / 一般栽培 / 紫錐花一般栽培方式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紫錐花一般栽培方式
發文日:104/12/10
紫錐花的生長習性
紫錐花為多年生、耐旱之草本植物,株高約80-120公分,葉片長約30公分,卵圓形革質,葉全緣,在栽培的第一年即會從短縮莖中形成單支獨立花朵,花莖高度約50-100公分 (圖1),花朵週圍有一圈舌狀花,長度 5-15 公分,中心則為筒狀花(圖2),當授粉後種子發育,型成針刺狀種子組成圓錐形的種子球。秋冬時,花朵和葉片陸續老化枯萎並進入休眠,次年會生出更多的花朵。在臺灣因為冬季低溫短日不若溫帶國家明顯,有相當高比例的植株會成為簇生型,經過冬天才恢復地上部的生長。紫錐花實生苗的遺傳變異大,在田間往往會觀察到型態不同的植株,通常株型較高大同時側芽數較少的植株,根系多形成軸根。如果植株側芽數量多,通常株型較為矮小緊密,根系也呈現鬚根型態。 |
圖1.二年生紫錐花田間栽培與植株型態
|
圖2.紫錐花為典型頭狀花序,外圍一圈舌狀花,花瓣長約5-15公分,中央為筒狀花。
|
紫錐花的栽培管理
紫錐花可用種子、根冠分株或根部繁殖,商業化栽培以種子繁殖為最簡單易行,也是目前最普遍運用的繁殖方法,唯紫錐菊為異花授粉作物,且種子在花器上的成熟期相當不一致,會影響種子的發芽率與發芽整齊度。種子於播種前經層積處理(stratification)或萌曝處理(priming),能改善種子的發芽率及整齊度,在室內育苗再移植田間,是商業栽培常用的方法,有時亦可行田間直播方式,唯萌芽整齊度極差。種子的千粒重介於 2.5-5 g 之間,充實之種子需高於 4.0 g。
紫錐花建議先育苗後,連同穴盤土壤移植田間,種子的田間發芽率不穩定,裸根苗定植存活率低,冬春之際為定植期。紫錐花喜好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壤土,在北美原生地的土壤酸鹼值介於 6-8之間,狹葉紫錐的生長區土壤通常含有豐富的石灰質。依照本場肥料試驗後植體分析結果顯示,採收期紫錐菊植株中氮:磷:鉀:鈣:鎂等要素吸收量比例約為6:1:12:4:2,可見鉀肥相當的重要。依據紐西蘭作物與食品研究報告建議定植時每公頃施用含有氮、磷、鉀、硫比例 15:10:10:8 的肥料 500 公斤,栽培過程再依需求追加氮肥,土壤補充石灰到 pH 6 以上。紫錐花建議以單行栽培,行距 30-40 公分,株距 30 公分,栽培密度為每平方公尺 8-11株,每分地約種植 4,000 株。
要達到理想的收穫量必須注意雜草防除,種子直播的另一個缺點就是種子發芽期長,不易與雜草競爭,在臺灣尚未有研究探討何種殺草劑可應用於紫錐花,因此如果不擬採用化學藥劑防除,抑草蓆的使用可以節省相當可觀的雜草防除工作,對未來的採收清洗作業也會很有幫助。
紫錐花雖然是國際相當暢銷的保健作物,但是栽培、採收與最後的加工處理有特定的技術和規格要求,農民在確認契作廠商及其規格需求之前,切勿大規模種植。
|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