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起源
馬鈴薯的原生地是在中南美洲,分佈的氣侯可以從強光直射、日夜溫差大、降雨少的高山地區,垂直分佈至平地溼熱的環境,從長日照低緯度的智利至日照12小時赤道,都可以看到馬鈴薯的身影。最早食用馬鈴薯的紀載,是在7千年前的印加王國,馬鈴薯和玉米是印加的主要糧食作物,在印加多神崇拜的神祉文化中,馬鈴薯象徵多子多孫,還有以馬鈴薯意象作為崇拜的豐收之神Axomamma(Incan Potato Goddess或稱ACSUMAMA, AJOMAMA),現在出土的印加文物中,還可以看到以馬鈴薯為造型的陶器呢。
馬鈴薯移民史
西班牙人在1537年征服印加帝國後,一開始也不太敢食用這種從地下挖出來的食物,一直到了1570 年才將馬鈴薯帶回西班牙,但是當時帶回西班牙的是野生馬鈴薯,歐洲大陸的人從沒有見過這種植物,還被認為是可以吃的石頭,甚至被認為是奴隸的食物,因不顯眼的外型而遭受排擠。在當時西班牙人發現馬鈴薯開出的花非常漂亮,有紅的、白的、紫等各色顏色,在長日照的地區,馬鈴薯的花期比較長,還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便把馬鈴薯當做了一種珍貴的奇花異草,種植在了宮廷花園裡。將近過了一個世紀,馬鈴薯的食用性才漸漸被歐洲人接受,在1650年傳至愛爾蘭,當時的愛爾蘭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原本用於解救饑荒的馬鈴薯成為了唯一的糧食。愛爾蘭人每年有10個月靠馬鈴薯和牛奶過活,剩下的兩個月則依賴馬鈴薯和鹽,當時有個諺語這樣說道:「早餐吃馬鈴薯,午餐吃馬鈴薯,當我在半夜醒來,能吃的還是只有馬鈴薯。」。18 世紀初,在德國與波蘭地區也開始種植,之後馬鈴薯被引種到印度、爪哇和蘇門答臘,再傳到中國和日本。
西元1650 年荷治時期,台灣已有馬鈴薯的,但專業栽培卻遲至民國3年開始,到民國17 年才有正式統計數字。近年栽培面積在1,600~2,000 公頃,集中在台中市、雲林縣、嘉義縣的幾個鄉鎮,並逐漸擴展到台南市,馬鈴薯在台灣主要作為蔬菜及休閒食品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種苗改良繁殖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