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紅龍果護理站 / 病害 / 前言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前言
發文日:106/11/27
紅龍果栽種面積與產量逐年增加,連帶病害問題也逐漸浮現,重要性不容忽略。目前田間栽培期主要之病害限制因子為潰瘍病與濕腐病。潰瘍病主要靠帶菌種苗傳播,感染部位幾乎涵蓋整個地上部;而濕腐病為果實與採收後儲藏期之重要病害,嚴重影響紅龍果產量與產值。此外,其它儲藏期病害亦常影響果實外觀,縮短櫥架壽命與降低商品價值,包括炭疽病菌、Fusarium sp.、Phomopsis spp.、Bipolaris sp.、Alternaria sp. 及 Penicillium sp. 等。其中,Alternaria sp. 與 Penicillium sp.除造成果實花斑與腐敗外,果實在 4 oC冷藏後,病徵仍會出現,是紅龍果冷藏保存的最大限制因子。在病毒病害方面,台灣目前栽種之植株幾乎都受到病毒感染,且三種病毒病害在田間常複合感染,造成植株生長勢衰弱。雖然病毒對於產量的影響性尚未有定論,可是其重要性可能被低估。以下將詳細介紹紅龍果栽培期與儲藏期重大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本網站為農業部版權所有,所刊載之內容均受著作權法保護,歡迎連結使用。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農業試驗所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