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倒地蜈蚣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倒地蜈蚣
發文日:107/09/03

倒地蜈蚣


科別:母草科
學名:Torenia concolor Lindl.
別名:釘地蜈蚣、蜈蚣草
分布:台灣低海拔向陽潮濕地區、路旁、田野、林緣
花期:2-9月(4-5、9月盛花)

植株型態:為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稀疏細毛。莖纖細匍匐,方形,多分枝。葉對生,具短柄,卵形、卵狀心形至倒三角卵形,葉尖銳至漸尖,葉緣有粗鋸齒,基部截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冠唇形呈現藍紫色,偶有白色,短花梗萼筒狀,萼片長卵形。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成熟時呈現褐色。

繁殖:除了種子繁殖外,主要的繁殖方式為扦插繁殖,因倒地蜈蚣的莖節部位會長出不定根,可取其帶節枝條約5-10公分作為插穗,扦插存活率高,全年皆可進行。扦插後約2-3週發根,栽培介質以排水及通氣性良好的介質較為適宜,可以採用泥炭土為主並搭配疏水性介質。

特性:倒地蜈蚣植株分之外形如蜈蚣,莖節會長出不定芽,把莖牢牢固定在地面,因此又被稱作釘地蜈蚣或蜈蚣草。倒地蜈蚣常生長於步道旁、潮濕的山壁上,性喜溫暖潮濕的環境。植株耐陰性佳,但光線不足時易徒長,開花量減少,在光線與溼度充足的環境下開花量多。

應用:民間常取倒地蜈蚣的莖葉作為外用,民俗保健功能有消炎去瘀等作用(張,2007)。倒地蜈蚣植株匍匐且能陸續開出鮮豔的藍紫色小花,是極適合於庭園陰濕處綠美化所使用的地被植栽,也可開發為戶外花園吊盆盆栽。

參考資料:
(1). 陳季呈. 2002. 台灣原生植物-倒地蜈蚣.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訊
(2). 張永仁. 2002. 野花圖鑑:臺灣400多種野花生態圖鑑(1)-平地低海拔篇. 遠流出版社.
(3). 張碧員、張蕙芬. 2004. 臺灣野花365天-秋冬篇. 大樹文化出版社.
(4). 張憲昌. 2007.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社.
(5). 薛聰賢. 2003. 臺灣原生景觀植物圖鑑(1). 台灣普綠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