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原生野花 / 原生野花圖鑑 / 黃花蜜菜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黃花蜜菜
發文日:107/09/07

黃花蜜菜


科別:菊科
學名:Sphagneticola calendulacea (L.) Pruski
別名:蟛蜞菊、黃花田路草、田黃菊、路邊菊
分布:臺灣低海拔平地、田邊、路旁、溝邊或濕潤草地、海濱地區
花期:4-9月

植株型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上部近直立,基部匍匐生長,莖節處易生不定根,全株粗糙被短茸毛。葉對生,無柄或短柄,線狀長橢圓或倒披針形,葉緣平滑或具微鈍鋸齒,兩面疏被貼生的短糙毛。頭狀花序,單生於葉腋或枝端,為舌狀花和管狀花聚成,舌狀花呈長橢圓形、鈍頭,總苞半球形,花朵呈黃色。果實為瘦果,倒卵形多疣狀突起,無冠毛。

繁殖:黃花蜜菜可使用扦插、分株或是播種法繁殖。以扦插法為主,取帶節的莖段約5-10公分,將其扞插於濕潤的土壤上,約1-2週後即可生根、萌發新芽。春、夏兩季為適合繁殖的季節。

特性:黃花蜜菜性喜溫暖、排水良好的環境,栽培時給予全日照較為合適。植株生性強健,具有耐旱、耐濕和耐貧瘠環境等特性,然於冬季低溫寒流期間生長勢較為遲緩。介質材料可以選用排水與通氣性良好的砂質壤土,需注意避免根部淹水。

生態:黃花蜜菜為蜜源植物,花朵可以吸引食蚜蠅、瓢蟲。

應用:黃花蜜菜,是早期農田溝渠旁馬路邊常見的植物,為民俗青草茶常用植物原料之一。在民俗保健上全草可入藥,具有消暑除勞,清熱解毒,怯淤消腫,可用於治療白喉等咽喉部位疾病。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植株的莖葉的多酚化合物具抗氧化、抗發炎、抗癌、保肝、美白等功效(黃,2013;劉,2013)。且黃花蜜菜植株覆蓋率高,亦具有被選為果園草生栽培的潛力。

參考文獻:
(1). 黃明星. 2013. 黃花蜜菜與抑制酪胺酸酶能力評估. 嘉南藥理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暨化妝品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2). 劉欣芮. 2013. 黃花蜜菜萃取物對小鼠肝細胞與巨噬細胞之抗發炎活性探討. 亞洲大學保健營養生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