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認識松露 / 松露辨別 / 松露辨別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松露辨別
發文日:108/11/27

相比其他常見的食用真菌,例如香菇、金針菇、松茸等,食用松露類群的外型比較單一,沒有菌傘、菌柄或菌褶等結構,子實體大都是圓形,或是在石縫中擠壓長大成近圓形,成熟的松露質感密實,有些比較有彈性,有些硬實像木質。另外與菇類不同的一點,是松露不會打開來主動撒播繁殖,松露是利用香氣去吸引昆蟲及動物取食,然後經消化與排洩過程被動的傳播,這個不一樣的演化方向,讓松露有比較堅實的菇體去對抗環境逆境,也讓松露可以達到遠距離的傳播,可以去新棲地繁殖與開發資源。松露的香氣由一群混合的揮化性化合物組成,大部分只有吸引昆蟲及小動物,但是當中有小部分松露帶有特別強烈和獨特的香氣,吸引了大型動物—人類的取食與愛好,成為與鵝肝、魚子醬等並列的珍貴食材,這個高級的食材價格很高卻一直維持著穩定的需求,面對著產量一直減少的問題,讓一些奸詐商人想盡辦法以近似的松露魚目混珠,為此進口商和消費者必須要學會鑑定松露品種,而且要了解他們的產地和產季,才可以避免受騙。

最準確鑑定松露品種的方法是基因定序和比對鑑定,可是這分子鑑定方式對技術和設備之要求很高,市場上普遍以比較簡單觀察到的形態和氣味特徵作鑑定。鑑定松露的第一步,是先以濕水的軟毛牙刷輕刷,清洗表面上的土壤,用毛巾或紙巾擦乾後,可以仔細觀察到松露外觀和表皮(peridium)的特徵,然後使用鋒利刀子把松露切半,仔細觀察及記錄松露的內部特徵,包括顏色 外皮分層和各層的厚度 內部接觸空氣後的氧化狀況 內部產孢組織(gleba)的顏色和特徵 ,都是肉眼可見的巨觀特徵,另外還有要利用光學顯微鏡才可以觀察到子囊和孢子的大小、形狀、顏色和孢子排列方式與表面紋飾特徵,也是非常重要的鑑定特徵。

地下真菌

地下真菌分類

分類學上,松露包含子囊菌門、擔子菌門及接合菌門的地下真菌,子囊菌門的松露也叫「真松露」,廣為人熟悉的塊菌屬(Tuber)高級松露食材就屬於此類,另外臺灣還有發現大團囊菌屬(Elaphomyces)和腔塊菌屬(Hydnotrya)的松露,子囊菌的松露孢子都包裹在子囊內,子囊內大多有8個子囊孢子,或是1-9個都有可能發生,大團囊菌屬比較特別,在孢子成熟後子囊就會消失,因此只有在未成熟的松露中觀察到它們的子囊。擔子菌門的地下真菌也稱為「假松露」,臺灣暫時有發現硬皮腹菌屬(Sclerogaster)、層腹菌屬(Hymenogaster)、須腹菌屬(Rhizopogon)和奧腹菌屬(Octavianina),此類「假松露」的外觀與白松露類似,剖面常會發現果肉內部有很多小小腔室,腔室的壁以緊密的擔子組成,各擔子產生兩或四顆孢子,孢子容易從擔子脫落而分散在小腔室內,此類松露的孢子形態非常多元化而有趣,包括有球狀、棒狀、檸檬狀、水滴狀、太陽狀等。最後一類屬於接合菌門、也稱為「豆松露」,此類松露的果肉通常以具黏性的孢子組成,本團隊暫時只有發現一種,鑑定為火冠豆松露(Endogone flammicorona),果皮平滑,果肉橘黃色,孢子球狀、被膠質菌絲包裹、並有像指紋般呈蜿蜒狀的紋飾。

1_5_2子囊菌

1_5_4接合菌

1_5_4擔子菌

1_5_5辨認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