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栽培管理 / 收穫及乾燥脫粒 / 收穫及乾燥脫粒
取消列印
列印本頁
收穫及乾燥脫粒
發文日:108/12/11

現有胡麻主要栽培品種因蒴莢乾燥開裂後,種子容易落粒,採收時不易以機械採收,故現階段主要仍以人工方式採收,割捆、脫粒及去雜等收穫過程皆需人力。近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為解決胡麻採收耗人力等問題,開始針對胡麻採收機械進行研究改良,包括割捆機、聯合收穫機等,以下針對幾種收穫方式介紹:

  1. 人工割捆採收方式

當台南1號植株莖葉轉為淡黃色,逐漸由下往上開始落葉,蒴果轉黃,中上節位蒴果內種子已由乳白色轉為黑色時,即可收穫。人工收穫方式多採用連根拔起,或離地面6~10公分用鐮刀將植株割下,約十餘株捆成一束,數捆交叉堆放於田間乾燥,經5~14天後,大部份蒴果裂開時,即可脫粒。脫粒時以塑膠布舖在田間,將植株移到塑膠布上,以棍棒敲打植株,使籽粒掉落在塑膠布上。如一次脫粒未乾淨,尚需繼續晾晒,再反覆脫粒。敲打脫粒的籽粒常混有枯葉、莖稈等雜質,可利用風選去除雜質後,再以日曬法將種子乾燥。

目前台灣仍主要以人工割捆採收方式進行胡麻採收。

4-8

植株約85%以上蒴果內種子由乳白色轉為黑色時,即可收穫

4-9_(2)

收穫成束的胡麻,立於田間等待蒴莢乾燥

4-10

脫粒時,將植株移到塑膠布上,以棍棒敲打植株、使籽粒掉落在塑膠布上

利用篩網去掉較大的雜質

利用篩網去掉較大的雜質

  1. 機械割捆採收方式

利用機械割捆採收方式,主要以割捆機取代採收前端人工割捆之人力,後續仍須將捆束置於田間乾燥並脫粒,採收時間點以胡麻植株下節位葉片脫落、下節位蒴莢變黃且尚未開裂或稍微開裂時較佳,此時植株葉片量較少,機械割捆效率較高,如以本場引進改良之乘坐式割捆機採收,需注意栽培畦溝距為120-130公分。

利用自走式割捆機進行胡麻採收

利用自走式割捆機進行胡麻採收

  1. 聯合收穫機採收方式

聯合收穫機採收方式主要以機械一次完成胡麻的收割、脫粒、分離莖稈、清除雜物等工序,從田間直接獲取胡麻種子,此方式需待植株乾燥、蒴莢開裂後進行採收,適合不易落粒、可機械化之品種,目前國內尚未有適於機械化採收之品種,如以現有栽培品種台南1號採收,種子損耗率高,故國內尚未有商業生產之案例,有待未來育成或引進適合機械化之品系。

利用聯合收穫機進行胡麻採收

利用聯合收穫機進行胡麻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