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別:菊科
學名:Artemisia indica Willd.
別名:艾、艾草、灸草
分布:全台平野、丘陵、山區
花期:7-10月(夏季)
植物型態: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邊緣缺刻為羽狀分裂,背面密生白絨毛,葉柄基部具翼狀之假托葉,花為總狀花序,淡褐色,總苞片多毛,內部全為鱗片,瘦果平滑,具冠毛。
繁殖:扦插、地下莖
應用:傳統民俗常採摘艾草的嫩莖葉做料理,常見利用方式有艾草粿、甜粽或是艾草煎蛋等,與一般野菜料理不同,艾草所做的料理重香氣勝於口感(簡, 2004)。艾草富含精油,搓揉後能散發特殊氣味,因此閩南、客家傳統食物,會添加艾草增加風味(鍾與楊, 2012)。如草仔粿、湯圓、饅頭、客家菜包等。
艾草葉有止血、解熱、滋養強壯之效,根則治頭痛、腹水(張, 2007)。近代文獻指出艾草主要的化學成分為揮發油類、黃酮類和醣類,具有抑菌、抗蟲、抗氧化、減脂、降糖等(蔣等, 2019)。艾草精油含有43種化合物,其中最多為蒿酮(artemisia ketone)、germacrene B、冰片(borneol)等,而這些成分對於革蘭氏陽性、陰性菌均表現出中等至強效的抗菌活性,且對人類的四種癌細胞系THP-1 (白血病)、A-549 (肺癌), HEP-2 (肝癌) and Caco-2 (結腸癌)有生長抑制作用(Rashid et al., 2013)。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艾草的萃取物具有抗寄生蟲的活性(Tasdemir et al., 2015),且艾草的酒精提取物可對果蠅具有觸殺效果(沈, 2008)。
參考文獻:
(1).沈銘高. 2008. 對艾草生物活性的研究. 安徽農業科學 36:8636,8647.
(2).張憲昌. 2007. 臺灣藥用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社. 台中市. 臺灣. p.341.
(3).蔣志惠、常雪梅、張照然、曲毅程、田燦、穀令彪、張守泉. 2019. 艾草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 中國獸醫雜誌 53:76-84.
(4).鍾明哲、楊智凱. 2012. 台灣民族植物圖鑑. 晨星出版社. 台中市. 台灣. p.376-377.
(5).簡錦玲. 2004. 野菜美食家:台灣四季野菜美食圖譜. 台北市. 台灣. p.105-116.
(6).Rashid, S., M.A. Rather, W.A. Shah and B.A. Bhat. 2013.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microbial, cytotoxic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Artemisia indica Willd. Food Chemistry 138(1):693-700.
(7).Tasdemir, D., M. Tierney, R. Sen, M.C. Bergonzi, B. Demirci, A.R. Bilia, K.H.C. Baser, R. Brun and M. Chatterjee. 2015. Antiprotozoal Effect of Artemisia indica Extracts and Essential Oil. Planta Med 81:1029-1037.
禁止未經授權之複製或下載等用於營利行為,違者依法必究。 農業部 版權所有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維護單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 1024*768 解析度